•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换人”大潮下的抉择:被淘汰还是成机器新的“主人”

“机器换人”大潮下的抉择:被淘汰还是成机器新的“主人”

时间:2018-08-13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机器换人”大潮下的抉择:被淘汰还是成机器新的“主人”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操作机器技术人才变得抢手,有人加班接受培训成功转型有人称看不到希望而离开企业:廉价劳动力已比不过东南亚,提高工艺才有竞争力。 1992年生的张家伟4年前来到广东……

“机器换人”大潮下的抉择:被淘汰还是成机器新的“主人”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操作机器技术人才变得抢手,有人加班接受培训成功转型有人称看不到希望而离开企业:廉价劳动力已比不过东南亚,提高工艺才有竞争力。

1992年生的张家伟4年前来到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的一家玩具厂做电工。第二年,厂里引进了几十台机器,每台最多可完成原来10人的工作量。

对这个变化,张家伟没太放在心上。他第一次在网上看到机器换人这个词时,只觉得这跟厂里的机器有关,于是开始留心这方面的报道。

又过了一年,一家本地的培训学校到厂里发传单,机器人工程师培训、职业发展新契机这些词吸引了张家伟,他第一次将厂里的机器与更好的未来联想到一起。

2010年开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迎来首个爆发式增长。为拓斯达机器人生产线演示。早报记者蒋晨悦

他报名成了学校机器人班的第一届学生。学费5800元,他怕学不会,和学校商量着交了2500元,想先上一半的课试试。

机器人编程就像整个车间的大脑,学了它就可以改变命运了。张家伟满怀希望。

然而,他在第一堂课就受到了打击,听不懂。两年来,只有单休的张家伟在每周唯一的休息日骑自行车去学校上5小时的课。同学从刚开始的两个变成七个,最后走剩两三个,只有他一直坚持不缺课。

两年课程结束,他学到一些最基础的编程知识,却画不出工厂需要的,改变命运的希望似乎泡汤了。

东莞实施机器人智造计划

换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遭到蚕食的同时,劳动力成本近年来不断增加,机器换人进入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视野。

在张家伟开始学编程的2014年,机器换人更频繁地出现于他手机里的几个东莞本地资讯类微信公众号。那一年,东莞市在珠三角率先提出启动机器换人计划。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近年来不断增加,一份来自全球经济研究和政府企业咨询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只比美国低4%。

卖机器曾被问有何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出口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利润空间的挤压,都使得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遭到蚕食。2015年11月,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曾表示,广东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东南亚低成本竞争两方面的挤压,人口红利正逐步减弱。

东莞已连续3年每年安排2亿元预算资金资助企业实施机器换人。2016年1月26日,东莞市政府1号文再次聚焦机器换人,宣布全面实施机器人智造计划。

不过,中国制造长期实行相对的低工资和低福利政策,压低劳动报酬来保证高投资率,这使得许多企业对廉价劳动力心存执念。

成立于2007年的广东拓斯达科技是一家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其董事长吴丰礼觉得,9年前的自己像一个机器换人的布道者。

我们不停跟企业讲用机器会带来什么好处。但10家有1家接受就阿弥陀佛了。

头几年,拓斯达的业务员拿着资料给企业做宣传,对方的反应常常是,来中国大陆投资就因为人工便宜,人口红利没享受到,在这投资有什么意义?

爱普生1983年就在全球销售机器人,但在中国一直没机会。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区负责人李炎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用人成本上升的问题,所以在2009年他快速做了个前进的手势,我们很smart(编注:意为敏捷)地跟上了。这一年,爱普生在中国设立工业机器人业务部门。

机器人市场迎来春天

2008年后发生了什么?

中智人力资本调研与数据服务中心公布的《2016年一线用工管理调研报告》称,2009年后,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密集地区开始大规模出现用工荒。东莞市人力资源局2016年春节后的调查显示,即使在推行机器换人的东莞,仍存在企业缺普工的问题。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无法为普工支付有竞争力的薪酬。

《财经》报道称,2008年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开始加快,并在2010年迎来首个爆发式增长。

也是在2010年,吴丰礼发现公司结构有了变化。公司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业务员去布道,我只要找到专业人员为客户做专业分析就行了。

吴丰礼坦承自己不会预测经济大势,但这位布道者还是迎来了机器人行业的春天。对机器设备,客户不再纠结买还是不买,而是来咨询买什么,即用什么样的自动化方案改善工艺、改造车间环境、节约人工成本、提升企业形象。客户数量也逐渐从以外企、大型民营企业居多,变为以中小企业居多。

不过从利润来看,子锐机器人,外资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仍是拓斯达的主要客户。李炎也说,爱普生暂时活在富人堆里,合作的多是富士康、华为、OPPO这类大客户。

大企业尚且有许多产线没实现自动化,而东莞有很多中小企业。李炎笑了笑,所以潜力无限。

被问到对东莞机器换人怎么看时,李炎的表情认真起来,我没见过谁会讨厌机器的。

有人觉得干活没那么累了,有人担心失业

机器机器换人是双刃剑。如果它只为资本服务,那结果就是工人下岗;如果是为工人服务,就能减少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让工人改善生活。

木工范贤凯也不讨厌机器,即使是在被机器切断手指后。

他在东莞一家家具厂当技术工人,其手艺来自父亲,父亲的手艺则是爷爷教的。

2009年,厂里开始引进机器,祖辈传下来的技能没用了。

2015年,一台精密推台锯切掉了范贤凯的两根手指。

木工师傅变成普通工人

刚引进机器时,范贤凯没什么感受。唯一让技术工人有点心理不平衡的是,他们的身份从木工师傅变为普通工人,工资也变得跟普工差不多。

有机器后,人只要打点胶水、钉下钉子,技术的用武之地很少了。

但在不久后,普通工人也开始不满起来。引进机器头一年,产量提高了,工人们却罢了一回工。

厂里的收益大大提高了,给我们加的钱却很少。但这次罢工以带头的主管被老板解雇告终。

更让范贤凯难以接受的是,厂里的领导为提高效率,把精密推台锯的护具拆了。用机器裁木需要两个工人用手按着,有护具干起活来不方便,影响速度,但可以避免危险。他和领导提了几次意见都不管用。

一次,范贤凯正在裁一块9厘米窄的门框,因为木料上有很多又大又硬的结疤,门框在光滑的机器上打滑了。范贤凯一下没按住,门框跳起来打到手,他的手碰到锋利的锯子。

医院替他接回了两根断指。他拿到十多万元的赔偿,离开工作了9年的厂。没有正规的工厂肯招断指的工人,他只好回湖南老家,帮做小本生意的母亲看店。

机器换人是好事。回忆起受伤的事,范贤凯很平静。一身手艺没了用武之地,他不觉得伤感,被机器锯伤,他也不怨机器。

他在意的不是机器本身,而是引进机器后企业对待工人的方式。

服务资本还是服务工人

一个被历史学家视为人和机器关系恶化的经典例子是卢德运动。19世纪初,机器在英国工业得到广泛使用,与此同时,英国失业人数攀升,工资水平不断下滑。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