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气装置 > 机器人焊接混合气降本案例
机器人焊接混合气降本案例
时间:2025-05-10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WGFACS气体节约装置的核心技术在于动态调节气体流量。传统焊接过程中,气体流量通常保持恒定,即使在非焊接阶段也会持续供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WGFACS焊接混合气节气装置能够根据焊接电流的变化实时调整气体流量,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气……
焊接混合气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弧焊技术领域。它不仅能够提升焊接质量,还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本文将深入探讨焊接混合气的组成、其在工业弧焊中的重要性以及WGFACS气体节约装置如何通过优化用气方式实现节能降耗,为工业生产行业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
焊接混合气的组成
焊接混合气通常由两种或多种气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些气体可以分为活性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如氩气、氦气)。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对混合气的成分要求有所不同,具体选择取决于母材类型、焊接工艺以及期望的焊接效果。
氩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混合气之一,常用于金属活性气体保护焊(MAG)。氩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能有效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防止焊缝氧化;而二氧化碳则能促进电弧稳定燃烧,并改善熔池流动性。常见的混合比例为80%氩气+20%二氧化碳,这种配比既能保证焊接质量,又能降低焊接成本。
氩气与氦气的混合
在某些高精度焊接场景中,例如铝、铜及其合金的焊接,会使用氩气与氦气的混合物。氦气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可加速焊接过程并形成更宽的焊缝,特别适合厚板材料的焊接。
三元混合气
对于复杂工件或特殊材料的焊接,可能需要采用三元混合气,如氩气、氦气和二氧化碳的组合。这种混合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各组分的比例,以满足特定的焊接条件。

焊接混合气在工业弧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焊缝免受污染
气体保护焊的核心在于利用焊接混合气隔离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如氧气、氮气和水分),从而避免焊缝出现气孔、裂纹或其他缺陷。这直接关系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耐久性。
稳定电弧燃烧
合适的焊接混合气可以确保电弧稳定燃烧,减少飞溅现象,使焊接过程更加平稳可控。这对于自动化焊接尤为重要,因为稳定的电弧有助于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改善焊接性能
不同的焊接混合气能够改变焊缝的物理特性,例如熔深、熔宽和表面成形等。通过精确控制气体成分和流量,可以实现最佳的焊接效果。
适应多样化材料
工业生产涉及多种金属材料,每种材料对焊接环境的要求都不同。焊接混合气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碳钢、不锈钢、铝合金以及其他特种合金的焊接。
WGFACS气体节约装置的应用价值
尽管焊接混合气在工业弧焊中不可或缺,但其消耗量较大,长期使用会导致较高的运营成本。为了应对这一挑战,WGFACS气体智能调节控制器应运而生。该装置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优化了焊接混合气的使用方式,大幅减少了气体浪费。
节能原理
WGFACS气体节约装置的核心技术在于动态调节气体流量。传统焊接过程中,气体流量通常保持恒定,即使在非焊接阶段也会持续供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WGFACS焊接混合气节气装置能够根据焊接电流的变化实时调整气体流量,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气体。
焊接阶段:当电弧点燃时,WGFACS装置提供充足的气体流量以保护焊缝。
非焊接阶段:当电弧熄灭后,装置会迅速降低气体流量,仅维持最低限度的保护气供应,直至完全停止供气。
节能效果
研究表明,使用WGFACS焊接混合气节气装置后,平均节气率达到30%-50%,而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如间歇性焊接或长距离输送气体的情况),省气率甚至高达60%。这意味着企业每年可以节省大量焊接气体采购费用,同时减少碳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焊接混合气作为工业弧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选用和高效利用对提升焊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WGFACS气体智能调节控制器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成功解决了传统焊接过程中气体浪费的问题,为工业生产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随着绿色制造理念的不断深化,相信这类节能设备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上一篇:焊接机器人智能化气体节约方案
下一篇:弧焊机器人气体全方位节能指南
工业机器人维修相关阅读: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