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值得一看】关于机器人简史这些你不可不知!
【值得一看】关于机器人简史这些你不可不知!
【值得一看】关于机器人简史这些你不可不知!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机器人的历史并不算长,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伺服理论,这是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理论。德沃尔曾于1946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1954年,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一、回顾机器人发展的里程碑时刻
据Techworld报道,机器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谈及自动化工具。而机器人的现代起源则是亨利·福特(HenryFord)发明的ModelT装配线。
在韦氏大词典中,机器人的定义分为三类:
第一,看起来像人的机器,可以执行各种人类复杂动作(比如走路、说话),但其往往缺乏人类情感。
第二,能够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的装置,善于完成重复性任务。
第三,受自动控制引导的机制。以线性方式理清机器人的发展历史非常诱人,从机器人手臂制造汽车(定义2)到探查周围环境的类人机器人(定义3),最终到机器可自己解决问题,并在人类擅长的游戏中击败人类(定义1)。可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非如此简单。
科技媒体Techworld近日盘点了过去100年间机器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时刻,从工业机器人手臂到复杂的人工智能诞生等。有关类人机器人的概念源自科幻小说,主要是美国作家阿西莫夫的著作。
阿西莫夫在1942年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www.zr-robot.com,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1950年:灵测试(TuringTest)
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先驱阿兰·灵(AlanTuring)写于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灵认为,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具备了智能。尽管灵的方法因为过于简单而受到许多人批评,但其依然对人类有关人工智能的思考产生巨大影响。
1948年:威廉·格雷·沃尔特(WilliamGreyWalter)制作乌龟机器人
沃尔特被视为首个制作出电子机器人的科学家,他制作的机器人名为machinaspeculatrix。每当电量降低时,这种外形很像乌龟的机器人就可以自己寻找通往充电站的路。沃尔特的创造为BEAM(即生物学、电子学、美学以及力学)机器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机器人都不需要微处理器提供计算能力。
1954年:乔治·迪沃尔(GeorgeDevol)申请可编程机器人手臂专利
迪沃尔、诺尔曼·赫卢克斯(NormanHeroux)以及乔·安格尔伯格(JoeEngleberger)设计和制造了第一个可编程的机器人手臂,他们称其为Unimate,并于1960年将其卖给了通用汽车公司。这位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机器人可完成重复性、困难或危险性任务。
1966年:斯坦福研究院开发出机器人沙基(Shakey)
在1966年到1972年之间,斯坦福研究院设计了机器人沙基,这是机器人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因为它将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可以感知周围的环境。沙基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后,将机器人带入公共意识中。
1996年:深蓝机器人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Kasparov)
1997年5月份,IBM机器人深蓝在正式比赛中击败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而在1996年时,它已经在私下较量中击败过卡斯帕罗夫。
2000年:本田公司推出机器人ASIMO
本田公司推出了经典类人机器人ASIMO,它被设计为个人助理,可以理解语音指令、手势,并与周围环境交流。
2004年:IBM烟啊超级电脑沃特森(Watson)
沃特森是深蓝机器人的继任者,它曾于2008年登上媒体头条,当时它在智力竞赛《Jeopardy!》中击败了人类。这种比赛要求机器人拥有理解自然语言的复杂能力。2011年,沃特森击败了人类冠军肯·詹金斯(KenJennings)和布拉德·鲁特(BradRutter)。
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李世石(LeeSedol)
在2016年3月15日举行的围棋比赛中,谷歌子公司、英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DeepMind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对于DeepMind研发团队来说,这是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而深蓝只能预先编程,仅用于特定情况。
二、机器人基本组成
机器人目前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由机械本体、控制系统、传感器和驱动器等四部分组成。为对本体进行精确控制,传感器应提供机器人本体或其所处环境的信息,控制系统依据控制程序产生指令信号,通过控制各关节运动坐标的驱动器,使各臂杆端点按照要求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以一定的姿态达到空间指定的位置。驱动器将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变换成大功率的信号,以驱动执行器工作。
1.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是机器人赖以完成作业任务的执行机构,一般是一台机械手,也称操作器、或操作手,可以在确定的环境中执行控制系统指定的操作。典型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一般由手部(末端执行器)、腕部、臂部、腰部和基座构成。机械手多采用关节式机械结构,一般具有6个自由度,其中3个用来确定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另外3个则用来确定末端执行装置的方向(姿势)。机械臂上的末端执行装置可以根据操作需要换成焊枪、吸盘、扳手等作业工具。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挥中枢,相当于人的大脑功能,负责对作业指令信息、内外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依据预定的本体模型、环境模型和控制程序做出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驱动执行机构的各个关节按所需的顺序、沿确定的位置或轨迹运动,完成特定的作业。从控制系统的构成看,有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之分;从控制方式看有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之分。
3.驱动器
驱动器是机器人的动力系统,相当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一般由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因驱动方式的不同,驱动装置可以分成电动、液动和气动三种类型。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液压缸、气缸可以与操作机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相连。传动机构通常有齿轮传动、链传动、谐波齿轮传动、螺旋传动、带传动等几种类型。
4.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