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人工智能为什么一定要有身体?

人工智能为什么一定要有身体?

时间:2020-02-22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人类是一种具备丰沛想象力的生物,无论是对自我还是他者,对过去还是未来,皆是如此。当面对人工智能这种新事物时,人类的这一点特性体现得尤为明显。 早在希腊神话中,诸如黄金 机器人 这样的智能机器就已经出现。传说火神赫准斯托斯为了招待上帝,通过金……

  人类是一种具备丰沛想象力的生物,无论是对自我还是他者,对过去还是未来,皆是如此。当面对“人工智能”这种新事物时,人类的这一点特性体现得尤为明显。

 

  早在希腊神话中,诸如“黄金机器人”这样的智能机器就已经出现。传说火神赫准斯托斯为了招待上帝,通过金属加工和手工工艺铸造了24个铜三脚架,它们能够凭借金色的轮子自我驱动、四处走动,这便是人工智能最早的雏形。

 

  而在今天,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想象依旧狂热。从《终结者》、《银翼杀手2049》,到《机械姬》、《战斗天使阿丽塔》,大量的科幻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形态:它们不仅是超强智能的化身,更是形似人类并且具备自我意识的情感动物。

 

  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迄今对强人工智能的幻想未免太缺乏想象力:当超级智能已经无所不能之时,为何还会受到“肉体”的限制?表面看起来,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人类对AI形态的构想似乎仍受自身经验和认知水平禁锢——人有躯体,那么未来的人工智能也一定会有躯体。倘若AI能摆脱实体桎梏,以类似于数据的形式存在,那么它无疑将更加空灵自由,能力也会更为强悍。

 

  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恰恰是人工智能发展、进化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随着认知科学的迅速发展,“具身认知”理论得到AI科学家重视,并由此促成人工智能研究的具身性转向。这一转向极为重视“身体”对于人工智能的作用,以此为突破技术发展瓶颈带来曙光,并成为迈向强人工智能乃至超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


  一、定义“智能”

 

  对于“什么是人工智能”这个问题,人类总喜欢拿自身情况和认知水平去类比、衡量。循着这一思路,似乎只有那些能够突破人类能力瓶颈——即解决人类都难以攻克的复杂问题、拥有超高速计算能力的才被视为“人工智能”。

 

  实际上,这种主宰了AI研究界数十年的理念并没有真正理解“智能”的含义。

 

  这一理念也直接导致人类在弱人工智能领域踌躇过久,而在强人工智能领域长期毫无建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者表现出相当乐观的情绪,他们认为具备完全智能的机器将在二十年内出现。然而,许多个二十年已经过去,就现实中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况而言,尽管相关技术取得巨大进步,但相较于过往的美好愿景仍然差距甚远,“完全智能”的实现仍遥遥无期。

 

  早期科学家们之所以预测真正的人工智能很快就能出现,其乐观源于一个事实:彼时的智能程序已经能成功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和证明几何定理,并且可以像专业棋手一样下国际象棋。逻辑似乎很简单: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是代数几何,还是高超棋艺,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所以就被视为“智能”的象征;而诸如识别一张桌子和一束花,或者是用腿自由行走,这些行为属于“常识”或“本能”的范畴,根本就不需要动用“智能”。以此推论,当机器能够轻易解决数学推理等困难问题时,那相对容易的任务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是古典人工智能主义时期通行的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受其统摄,研究者通过攻克一道道技术难题,来证明AI的“智能”程度正在不断深化。

 

  但这种想法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时至今日,尽管人工智能已经能轻易打败人类最高明的棋手,图像识别、逻辑推理等技能更不在话下,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现在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真正的“智能”——它们仍需人类提供数据、设立模型、给定程序和架构,并且只在特定领域、特定规则的限制下才能发挥作用。在此情形之下,AI所作出的种种行为,实际上并不是自我思考的产物,而是程序机械化运作的结果,它不会真正进行自我判断,更别说拥有直觉、感知、意识、情感等人类才有的属性。可以说,古典人工智能主义错误理解了“智能”的本质。

 

  其实早在1980年,就有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汉斯·莫拉维克等人发现,与刻板认知不同,人类所拥有的高阶能力(比如推理)只需要非常少的计算能力,相反,一些无意识的技能和直觉却需要强大的运算能力。莫拉维克指出,“要让电脑如成人般下棋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让电脑有一岁小孩般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却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一发现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它揭示罗人工智能所进行的那些看似复杂的“智能任务”,其实与真正的人类智能并无可比性。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闵斯基也认为:对技术人员来说,最难以复刻的人类技能实际上是那些无意识的技能。某种程度上,在人工智能领域,迄今为止已经攻克的逻辑问题反而是最无关紧要的,因为这些问题很容易通过机器进行解决,但人类的一些简单行为,实际更难实现。比如,一个几岁的婴儿就能轻易辨识人脸、随意走动、自发性地哭闹喊叫,但这些看似简单的人类智能行为,对AI来说却远比登天还要困难。

 

  二、“身体”对人工智能缘何重要?

 

  其实前述讨论所围绕的主线,还是关于AI智能程度的差别。2017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Arend Hintze在《理解AI的四种类别》一文中,提出了广为认可的“人工智能四级分类法”:

 

  1.响应式:AI无法产生记忆,不能利用过去的经验进行决策,它们只为完成特定任务所设计,不能胜任其他任务,这是最基本的AI类型;

 

  2.有限记忆:AI的当前行为能够参考刚刚发生的事件,但记忆是瞬时的,无法用于未来决策;

 

  3.心智理论:这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处于此阶段的AI能够根据他人的行为推导并理解其想法和动机,这一类型的AI能够归纳出周围环境和预知交互的其他表征;

 

  4.自我意识:AI的终极能力。

 

  从程度上看,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在第一、二阶段进展已足够迅速,勉强能实现第三阶段的部分功能,而第四阶段还遥遥无期,因为它显然属于“人类智能”的范畴。Hintze的四级分类法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原因就在于第三、四阶段之间的鸿沟显然太过巨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