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小人”论震惊国家高层大国机器人的“救赎”

“机器小人”论震惊国家高层大国机器人的“救赎”

时间:2018-08-12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机器小人”论震惊国家高层大国机器人的“救赎”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机器小人是一家外媒去年的一篇报道给中国冠以的称呼,报道称中国机器人产业无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普遍组装的尴尬现状,这四个字甚至震惊了国家高层,去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副……

“机器小人”论震惊国家高层大国机器人的“救赎”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机器小人是一家外媒去年的一篇报道给中国冠以的称呼,报道称中国机器人产业无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普遍组装的尴尬现状,这四个字甚至震惊了国家高层,去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自批示,子锐机器人,要摸清楚机器人发展情况。

无可否认,中国是机器人使用大国,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09年5500台到去年的5.7万台,十倍多的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家电的60%,与之相对的是,虽然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人说到现在已四五千家之多,但外媒那机器小人的称呼无情提醒着,中国离机器人研发生产大国还有很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机器人生产销售是定制化模式,不会像风电、光伏那样严重,但国家不注重技术创新的培育和行业标准的建立完善,仅靠财政补贴或基金政策等扶持产业,一系列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将会凸显。幸运的是,国家高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试找到行业痛点,理清行业发展脉络。

变化即将发生。很快地,今年3到4月份,我们参与筹备编撰的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可能将由工信部发布。一系列行业标准建立以及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工作都在加快推进。

有水分的数字

记得那是2007年,为政府部门做风电调研的我们发现,国家说十一五末实现500万千瓦的规模,但各地发展同期目标相加却是3000万千瓦的规模,果然两年左右之后过热倾向凸显。众所周知,世界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在美国,然而美国几百家机器人企业迅速火爆后未逃脱纷纷倒闭的厄运,后来,发源于美国的机器人反而在日本兴起并应用。其实中国机器人起步并不比国外晚多少年。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刚出生那会儿,原来的机械工业部就专项支持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开发中国最早的机器人,值得惊奇的是,还有应用,比如焊接、涂装、移动等等,当时机器人价格为几十万元一台,而那时大多数人月工资水平不到一百元,确实没有应用的市场。我是学经济学的,机器人维修,我发现,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有其规律与周期,机器人产业也不例外。7年来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飙升背后是,2009年中国已跃居世界制造大国行列,必然要由大变强,由粗放变精细,需要更多自动化装备,它处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然而与销量数字的货真价实相比,国内机器人企业、产业园、投资等数字水分颇大。

以全国各地热建的机器人园区为例,我们联盟曾专门召开了一次园区座谈会,我们去联系这些园区,发现有一小半的园区竟然连联系方式都找不到,最终请来20家园区代表坐下谈谈,发现有不到10家称工作还在开展(正在筹建、连企业都未有入驻),最后得知,仅有6家园区真正开展了工作。另外,机器人产业规模并不大,如今不到千亿元,机器人企业方面,不可能有四五千家这么多,现在看主要企业仅为几百家,一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不超过一百家,国内的主机企业仅有20多家,有实力的也就五六家。机器人集成商轰轰烈烈上了那么多,如烈火烹油一般,但未来真正成活的恐怕也就两三家。上市公司方面,几年前机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去年底大概有70-8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中国与国外差距依然巨大。

工业机器人方面,中国去年销量1.7万台,主要集中在直角坐标机器人产品,技术门槛不如六轴机器人高,而国外4万台销量,其中80%都是六轴机器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品上量的企业,包括新松、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上海新时达等仅有六家,这六家经产品的年销量均在六百台以上。

缘何你看到听到的数字与实际状况间差距如此之大?这里边有概念炒作。我们正在调研统计各地数据,按照上面要求摸清行业情况,除了意见将发布外,还将出台一个行业规范条件。

被批机器小人

外媒的一篇报道缘何引起国家高层震惊,中国作为机器人四大家族纷纷抢滩的世界机器人使用大国缘何被批机器小人?去年春节前,有一个内部文件提到,国外机构在报道中说中国机器人不具备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都是组装的,机器人是不具备研发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制造的,并称中国机器人产业为机器小人,这引起了高层的重视。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机制以及国内行业标准缺失,在此基础上财政补贴以及基金政策的实施,让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骗补乱象等问题生根发芽。很多地方政府机器人产业规模目标为千亿元,这是不现实的。现实是,在地方政府财政扶持下,一批通过拼装国外零部件贴牌成自主研发生产产品骗取补贴的企业诞生,虽然在不足千亿的规模面前这与汽车行业严重程度没那么大,但对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很恶劣,这种拼装的产品质量肯定好不了,应用后几个月问题就来了。最关键的是,这给外界造成国产就是不行的恶劣印象,一旦形成这种印象,对整个国内行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且这种垃圾企业骗取补贴,造成竞争环境恶化,劣币驱逐良币,机器人维修,好企业反而被挤压了生存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在地方补贴里居然存在进口产品的超国民待遇,规定进口产品的补贴比国内产品还要高,不仅鼓励用进口产品,还有的园区建设鼓励国外厂商入驻,包括给好政策,比如更多补贴更多优惠等。另外一个倾向是,很多国产化装备国内企业不喜欢用,大家用国产装备可靠性差来解释,但其并未用过而是听说的而已,虽然国产装备质量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但关键是装备需要通过现场使用反复验证然后再反过来得到不断改进的,发那科的二维减速器刚开始也是问题不断,但人家与主机厂通过不断应用反过来改进产品,改进好了反过来促进整机的提升。或许新松AGV小车蜕变成企业拳头产品的过程,可以给被外媒批评为机器小人的中国人更多思考。

从中科院转制出来的企业新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华晨金杯一个项目最初拟采购美国的AGV小车,但中途搁浅没了卖家,这个项目面临装备上不了的尴尬,其四处打探,了解到中科院研制出一款AGV小车,还处于实验室样品阶段,在其请求下,这款AGV小车正式应用,起初问题不断,中科院就把五六个机器人实验室研发人员派到车间,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后来就在改进下越用越好,乃至新松成立后便成为公司拳头产品,如今这款产品出口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通用、福特都用这个产品。

行业标准亟需构建

有一组数据对比,发那科说自己的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是8万小时,国内企业一听没底气了,因为国内企业自己单台一直运行无故障时间仅达到5000小时,下一步目标是8000小时乍一听似乎差距太大,但是实际上平均无故障检测要求与标准是不统一的,标准不一样,造成结果差距如此之大。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原来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都是参考国际标准来规范企业,甚至有不少标准缺失。而且中国原来都是国家标准为主,行业和企业标准为辅,现在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会要向国际接轨,国际上70-80%都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很少。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