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产业观察】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有多缺?

【产业观察】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有多缺?

时间:2018-08-10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产业观察】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有多缺?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引爆了一场科技盛会。其中,各类智能机器人更是成为焦点中的焦点。而在不久前,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也使机器人产……

【产业观察】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有多缺?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近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引爆了一场科技盛会。其中,各类智能机器人更是成为焦点中的焦点。而在不久前,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也使机器人产业备受关注。

在科技改变世界的当下,机器人产业被视为改变世界的钥匙。但记者了解到,在汕头,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仍然较少,成熟的机器人产业链仍尚未形成。而人才的缺乏,正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人才因素,恰是智能机器人产业之魂。汕头目前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如何?如何通过招才引智,推动这一产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澄海一家企业在往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时,就曾遇到人才之困。

本地企业转型升级遇人才之困

汕头乐博士教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汕头澄海区。原是玩具企业的乐博士在5年前就寻求转型,从一般积木玩具企业升级到生产智能教育机器人的企业。

玩具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为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带来很多方面的制约。为使企业能冲破制约瓶颈,转型升级就是出路,必须往更高端的产业发展。企业总经理蔡立鹤告诉记者。

传统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说起来就是一句话,但实际操作却有诸多不易。这一点,蔡立鹤感触最深。

当时,媒体经常报道国家工业应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方向发展,要做创造大国,科技必须先行。受这些报道启发,蔡立鹤很快想到,如果能把积木玩具转变成科技教育产品,二者的叠加肯定会产生更高的附加值,安川机器人维修,于是,就萌生了向教育机器人方向发展的想法。

作为模具专业出身的企业,蔡立鹤决定传统积木玩具以老品牌万格继续发展,教育机器人产品重树乐博士教育品牌予以区分,公司经济总部根植澄海本土,子锐机器人维修,并在广州设立机器人实验室。

转型艰难,更重要在于人才的紧缺,特别是在智能机器人这方面。

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企业转型及发展十分缓慢。直到2014年,蔡立鹤偶然看到汕头大学工学院教授范衠获人才奖方面的报道,竟有如获至宝之感。通过微信朋友圈,他找到了范衠教授的联系方式,在洽谈中与范教授一拍即合,一路相伴至今已有两年时间。

智能制造行业缺乏高级人才

这家汕头本地企业对智能机器人产业人才的渴求,只是汕头这方面人才紧缺、求贤若渴的一个缩影。

根据汕头市印发的《汕头市智能制造(20152025)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汕头总体制造产业与国际同行业相比整体仍处于低端水平。从全省来看,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与省内其他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对比,汕头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省占比较低,企业总体创新能力不强。

《方案》指出,虽然汕头智能制造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但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开发人才及高级复合型人才仍然缺乏,高职称、高学历的人偏少。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汕头市人口的3%左右,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占人才总量的0.3%左右,高级职称的比重仅占2%左右。

缺人,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汕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汕头市在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人才方面逊色于珠三角地区,珠西一带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得较快。而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汕头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运用较少,成熟的机器人产业链尚未形成。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澄海玩具在往智能机器人方向发展较快,澄海也将立足当地产业特点,推动玩具智能化的步伐。

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汕头将在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方面发力。对此,《方案》中指出,依据汕头市传统产业发展对行业专用机器人的迫切需求,将加快发展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所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产品。

与专家合作填补企业发展缺口

与更多缺乏人才的本地企业相比,蔡立鹤的企业可谓是幸运的。在与范衠教授开展合作之后,企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明显起色。

范衠教授曾在丹麦有过教学经历,进行包括机电系统设计自动化、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在机器人硬件方面的开发有坚实的基础。而丹麦正是一个机器人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蔡立鹤说,可以说,这与企业发展的需求非常吻合。

EST教育机器人的研发,成为两者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这种教育机器人在国内技术门槛较高,也是一种较为高端的机器人。除了这个项目,目前双方还有四个项目在洽谈合作和立项之中。

虽然与范衠教授的合作填补了蔡立鹤的企业在智能机器人硬件上开发人才的缺口,但软件开发人才的缺乏,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汕头在智能机器人人才短缺方面较为突出,特别是教育形化编程软件的开发人才几乎为零。蔡立鹤告诉记者。

为此,蔡立鹤通过范衠教授,引进了广东省杰出青年、国内IT技术顶尖人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黄翰教授,子锐机器人维修,作为企业的科技特派员。与此同时,依靠澄海总部与广州实验室两地的互补优势,企业通过组织两地交流活动、互派研发人员轮岗工作等措施,寻求更多在广州实验室工作的研发人员扎根澄海总部的机会,以此发展壮大澄海总部的研发部。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