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粤企应围绕工人应用机器人
粤企应围绕工人应用机器人
粤企应围绕工人应用机器人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应用机器人之后,还要工人做什么?这是很多一窝蜂买进机器人生产线的企业没想明白的问题。德国和日本企业都没有推崇全自动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说,他不赞成现在沿海省份火爆的机器换人之说,广东企业该做的是围绕一线工人应用机器人。
中国制造业普遍忽视一线工人的价值。8日,李培根在由广东省机器人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广东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论坛上表示,这种情况下的机器人应用,是走了弯路。小则影响企业生产,子锐机器人维修,大则因为就业率而影响社会稳定。
他举例说,制造精密研削切割设备的日本迪思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实施机器人应用后,推出一项新规:工人可以根据工作自主选择自己的强项,以及想从事的项目。即便在制造业发达的广东的工厂里,机器人维修,这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个很可能是未来广东制造业实施机器人应用后,将经历的过程。
人是生产的核心,机器人只是辅助工人生产的工具。李培根说,在非常强调自动化的德国制造业车间里,机器人技术已经不断升级,但是机器人所承担的职责依然只是运输及相关协作。生产过程中人始终是核心,机器人需要做的是帮助工人完成简单的重复劳动或者像物流运输这种重体力活,从而提升效率,而非代替人。德国企业并不倡导全自动化。
今年以来,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的热词。本质原因是国人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精细化和人性化的诟病。正如李培根所提倡的,KUKA机器人维修,只有工人在生产中具有核心意识,并辅以提高技术含量的自动化工具,才能唤醒中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