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人替代人工来自三大长期驱动因素
机器人替代人工来自三大长期驱动因素
机器人替代人工来自三大长期驱动因素
1.机器人替代人工来自三大长期驱动因素
2.人口红利消失:青壮年人口比例从2011年开始下降
近年来,子锐机器人,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011年开始下降,适龄劳动人口减少。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KUKA机器人维修,使得机器人代替人力成为一种趋势,2009年到2015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增速为13.8%。
3.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目标之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根据IFR,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2万台,距离10万台的年产量目标仍有接近4倍的空间。国家政策是机器人行业长期发展的其中一个驱动力。
4.产业升级:2015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49,不足韩国的1/101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4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5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为69,其中,ABB机器人维修,密度最大的为韩国,高达531;日本与德国紧随其后,密度分别为305和301。虽然2015年中国机器人密度同比增速达36.11%,制造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仅为49(2014年为36),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不足韩国的1/10,约为日本的1/6。
由数据可知,我国仍是世界上工业自动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未来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5.行业空间:预计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1200亿元
从销量看,目前中国以27%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分别为400亿元和1200亿元左右。根据IFR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6.8万台,预计16年和19年分别达到9万台和16万台。另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工业机器人单价为25万元/台,因此可以估算出2016年和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亿元和400亿元。通常来讲,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约为本体市场规模的3倍左右,照此估算,2016年和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集成市场规模在675亿元和12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