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4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走向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各种用途的特种机器人的实用化,昭示着机器人技术灿烂的明天。
机器人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ABB机器人维修,也即三个时代: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有知觉、有思维、能与人对话。
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第二代则具备了感觉能力,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维修,它不仅具备了感觉能力,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并具有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因而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智能机器人在发生故障时,通过自我诊断装置能自我诊断出发生故障部位,并能自我修复。今天,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大地扩展了。除工农业生产外,机器人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已初步具备了人类的特点。机器人向着智能化、拟人化发展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并不断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也就是第一代的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第二代机器人具有感觉器官和电脑,电脑对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产生控制信号,操纵机械手和行走机构动作;它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完成各种较复杂的工作。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在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80年代以来,人们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若是具有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属于智能机器人了。智能机器人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运动部分、智能部分和感觉部分。运动部分,包括行走机构、机械手、手爪;智能部分,包括有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装置;感觉部分,包括有视觉、听觉、触觉、接近觉的装置。
智能机器人由感觉装置感受到外界环境的状况,产生信息,子锐机器人,并由电脑进行识别。电脑中存储许多知识,也就是存储许多规则和数据。电脑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得到的外界信号加以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做出决策,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机械手和手爪运动,完成操作。这样,不但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还能完成复杂的任务。
智能机器人的功能与人更接近了,但是它与人相比还相差很远。人有智力、情感和意识。目前最高级机器人的智力也只相当于小孩子的智力,但没有感情和意识(有的机器人有表情,但还没有感情)。机器人乐队演奏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