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人产业:低端“魔咒”将打破高门槛时代开启

机器人产业:低端“魔咒”将打破高门槛时代开启

时间:2018-02-19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机器人产业:低端“魔咒”将打破高门槛时代开启 自《中国制造2025》公布以后,机器人行业已然成为业内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在国家政策方面,其利好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日前,在浙江宁波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组……

机器人产业:低端“魔咒”将打破高门槛时代开启

自《中国制造2025》公布以后,机器人行业已然成为业内关注度较高的行业,在国家政策方面,其利好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日前,在浙江宁波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组织调研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将再出台一系列扶持和引导政策,目前20亿元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引导基金也已经到位,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产业将迈向中高端。

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院长曾海伟认为,20亿元智能机器人引导基金的到位,是“国家效应”在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又一次发力,机器人产业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并迎来中长期发展机遇。

机器人的“诱惑”

说起我国的机器人,其历史可追溯到1992年。据资料显示,沈阳金杯汽车公司找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AGV机器人。15年后,脱胎于该研究所的新松AGV与通用汽车全球采购部签订AGV机器人供货合同,结束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就明确将机器人称为重点领域之一,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并扩大市场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达到了7.24万台,同比增长了34.3%,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内人士预计,未来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总规模将达6000亿元。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机器人产业指导意见,到2020年,机器人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为鼓励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在2016年4月份联合公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五年内将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些年,机器人从工业逐步扩展到医疗、教育以及服务型机器人,其智能化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上到中央政府鼓励支持的政策,下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机器人产业规划,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励与市场的双重利好下,机器人产业规模迅猛发展。

有资料显示,国内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的省份有2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40余个。近两年,机器人企业数量也从不到400家迅速增至800余家,而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3400家。其中,仅浙江机器人企业数量就有280余家。

相关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10.2万台,累计保有量将接近45万台,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80万台以上,潜在市场需求价值近5000亿元。

不过,在优品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王健昆看来,虽然机器人产业投资热情高涨,但是当前市场多数都是中低端,有的或购买国外设备集成,或采购国外核心零部件组装,有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企业不到1/3。

王健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或通过补贴用户间接支持,或对机器人生产企业直接给予技改资金、股权投资、首台套保费补助等资金扶持,此举一方面导致了产业重复建设,支持制造企业采购本地设备的政策,使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大量低端产能;另一方面,引发恶性竞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重生产、轻研发,催生了一批拿快钱的小散弱企业,引发低廉的恶性竞争。”

门槛将提高半数企业或将淘汰

机器人过度发展的现象,机器人维修,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有观察者举例说,以服务机器人为例,目前仅是处于机器设备的阶段,还面临着技术方面的多重挑战。一方面,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的必要性是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作业能力如何?另一方面,目前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也伴随着安全问题,与传统的家电相比,服务机器人需要有网络物联环境,子锐机器人,而物联现在本身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稍早之前,主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工信部官员曾强调,机器人越是在风口,大家越是要清醒,企业规模扩张固然重要,但是能力还是要跟上脚步,否则会摔倒。

在去年7月份的某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指出,国内机器人产业存在过热隐患,并且已经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发展处于风口浪尖,有市场需求以及金融机构助力的原因,也可能有盲目发展的虚火。

王卫明毫不避讳地讲,各地现在都很重视机器人产业,机器人企业无论体量大小都会成为政府的座上宾,并得到资金、土地等各类扶持政策的支持。

针对机器人产业存在重复建设等问题,今年,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在自主品牌方面,工业机器人大多还是一些中低端产品,机器人产业有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

辛国斌说,目前正在联合各省市和机器人产业联盟研究,出台差别化指南,细化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推进各地科学理性发展。

据了解,工信部目前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以提高准入门槛,严控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风险,推动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通过业内的分析,当前,机器人发展存在“大而不强”。而这一次,监管部门将打出重拳,提高进入机器人产业门槛。

产业监管政策或许即将出台,那么接下来的近两年,机器人市场也会进入调整期,整个产业“新陈代谢”将加速。

“不言而喻,进入机器人这个行业的门槛提高了,那么,国内机器人低端产能也将被淘汰,机器人维修,今后,整个产业将发力高端领域。”中研普华研究员叶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机器人市场中还充斥着数量不少的炒作者,这些炒作者资金进去了,却没带来技术方面的贡献,这样势必会加速形成机器人“泡沫”。所以,未来机器人市场注定要来一次“洗牌”,一大批达不到国家要求的企业将会消失。

针对机器人今后发展走向,辛国斌曾坦言,首先要推进机器人创新,进一步整合产业的创新资源,推动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其次是要补齐短板,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再次,开展机器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推进机器人在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最后是培育人才,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大对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办好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

“一旦监管政策出台,那么,机器人产业格局重塑毫无悬念。”王健昆说,技术领先,规模优势突出的大型龙头企业将从中收益,后续会有一定的并购整合。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