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赚钱却只能靠骗国内机器人发展堪忧
赚钱却只能靠骗国内机器人发展堪忧
赚钱却只能靠骗国内机器人发展堪忧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日前,由10家国内机器人产业骨干企业发起的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成立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参与此次峰会的10家企业发布联合宣言,将加强行业自律、提倡公平竞争、强化产业创新、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企业。
近年来,我国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在今年4月26日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介绍,初步统计,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了800多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在行业热得发烫的局面下,骨干企业的上述联合宣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行业软肋。
参与此次峰会的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直言: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
骗补成风
中国把机器人产业列为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政策发展重点之一,但英文版《南华早报》却引述中国业界圈内人指控,这可能是骗局一场,企业靠着非法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大量补贴情形普遍,根本就是补贴吹起的大泡沫。
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公司数从几年前的数百家,激增至三千四百家以上,包括制造和服务工业机器人在内。中国去年就有36个城市把机器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项目,祭出税收减免、信贷、技术等优惠政策。中国政府目标预定在2020年,达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十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达三百亿人民币。
不过,中国机器人公司要不是赔钱,就是勉强打平,ABB机器人维修,去年中国共卖出工业机器人140亿人民币,85%是进口货。业界推算平均每家机器人公司年营收不到十万人民币。
中国很多机器人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在内,都号称具有媲美外国竞争对手的关键技术,其实都是靠欺骗而取得补贴,这已是产业界公开秘密,有些业者还一口气设立好几家新公司,用以申请更多的一次性补贴。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补贴带动的泡沫中。业界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地方政府直接补贴机器人领域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和有影响力官员攀上关系的公司。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都提供机器人企业每年数亿人民币以上的补贴和减税。
产业软肋明显
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此前曾表示,机器人是高端设备,但现在高端市场上,大部分市场还是让国外的企业垄断,自主的产品大约只占百分之十四五左右。
电机、驱动、高精度的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这块大约占到成本的60%~70%。核心技术空心化,核心部件依靠进口,再加上高端市场的边缘化,是目前我国传统机器人的三大短板。曲道奎说。
强大的根本出路唯属创新
国内机器人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在制造领域、资源开发、国防军工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调研发现,不少机器人零部件由于始终无法突破关键技术,不得不常年依靠进口。这导致本土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品牌和质量上却始终竞争不过洋品牌,利润低又进一步导致没有钱大笔地投资研发,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落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时间晚,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薄弱的创新能力。从机器人制造的专利数量中可窥一斑。2013年,我国的机器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达4350件,www.zr-robot.com,但在核心技术上专利缺失严重。以在机器人制造中常用的RV减速器为例,中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仅有26件,发明专利只有2件;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专利47件,26件是发明专利。
目前,国内已有企业正走在创新的道路上。近两年,以沈阳新松、安徽埃夫特为代表的公司,子锐机器人,逐步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目前,埃夫特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电子、食品和药品、光电和钢铁等行业。沈阳新松拥有几百项国家专利,80%以上的产品属于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