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我国机器人产业2016年政策:地方政府发起大规模补贴
我国机器人产业2016年政策:地方政府发起大规模补贴
我国机器人产业2016年政策:地方政府发起大规模补贴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28日在广州举行的2016中国(广州)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讨论稿)》浮出水面。这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议的文件旨在规范日趋火热的机器人产业,防止产生虚火。
文件提出了对机器人整机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集成企业多方面的要求,包括生产设施、设备、检测和校准、技术创新、产品以及人员方面的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士介绍,KUKA机器人维修,中国机器人企业正急速增加,不完全统计有800多家,其中整机企业200多家。但很多企业并没有技术积累,只是依赖进口零部件组装。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6月22日宣布,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中国增长17%,达到6.7万台,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机器人产业的火爆有现实的原因。在中国沿海地区,工业机器人维修,用工成本不断攀高。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企业界对机器换人的意愿强烈。被调查企业中,64.2%的企业具有强烈意愿,有14.5%的企业正在做机器换人准备。
目前,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36台机器人,是德国和日本的十分之一,潜在需求空间极大。2016年4月,《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出炉,预期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据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地方政府发起的大规模补贴政策促成了机器人产业的迅速膨胀。一些地方出现了机器人企业一窝蜂而上的局面,甚至出现了虚设机器人骗取补贴的情况。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巡视员邹生介绍,该省近期统计机器人企业时,各地上报了上万家企业,去除水分后,发现只有159家算是真正的机器人企业,其他企业根本没研发生产机器人。
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程德斌认为,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的状况是,机器人维修,优质产能缺乏,落后产能过剩。企业使用的机器人,70%来自进口,而国产的机器人,70%的零部件来自进口,能够盈利的机器人企业很少。目前的补贴政策撒胡椒,容易催生腐败和浪费,应该有针对性的补贴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机构以及下游的集成应用企业,抓两端、促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