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深度】机器人会是下一个独角兽孕育者吗
【深度】机器人会是下一个独角兽孕育者吗
【深度】机器人会是下一个独角兽孕育者吗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尽管资本寒风吹得起劲,但在智能硬件领域,却有着另一番景象:VR峰会一场接着一场登场,机器人产品一个接着一个发布,智能汽车背后BAT的身影忙碌不停。这派火热之下,自然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以VR为例,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资金额就高达2.1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相比增长近8%。此外,机器人、智能汽车行业投资数据也十分亮眼。那么,在资本的簇拥之下,VR、机器人、智能汽车,谁会率先孕育出下一个独角兽?
VR:一座布满坑的金矿
两年前,当Facebook公司CEO扎克伯格咬了咬牙在收购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家巨头耗费了20亿美金后完成了对Oculus的收购。这一幕,是很多人对VR行业的第一次窥探。那时,更多的人还不知道VR为何物。但时间仅仅向前迈进了两年,正如我们所见,一个全新的世界转瞬即至。
今年第一季度,随着Oculus、Sony、HTC三家国际VR巨头陆续发布新一代消费级产品,入局者们纷纷高呼VR元年到了。如今,在这个行业里,比VR产品更多的是创业者,而比创业者更多的是关注这个领域的投资者。与此同时,一些具备独角兽气质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出来。
乐相科技
作为国内一线VR硬件制造厂商,乐相科技来头不小,背后的金主就有雷军。去年12月,小米和迅雷等公司斥资3000万美元入股乐相一事曾在圈内引发轰动。其创始人为陈朝阳,在VR行业浸淫十多年,从做军用头显到如今的消费级VR头戴设备,从在英特尔再到自立门户创业,他见证了国内VR行业的发展历程。目前,乐相专注于为游戏提供VR设备,旗下最为人熟知的产品是大朋头盔,这是国内未来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的VR硬件之一。
暴风魔镜
虽然早已沦为二三流视频网站,但暴风影音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只对产品研发有兴趣,于是便推出了这款硬件产品暴风魔镜。从使用体验上看,暴风魔镜与用户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眩晕、模糊的问题备受吐槽。但是,借着VR+影视的东风,暴风魔镜仍然吸引了不少尝鲜者,截止今年第一季度,这款产品已经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台,占据国内VR眼镜市场的半壁江山。
蚁视科技
早年与Oculus的掐架,让蚁视科技在国内VR圈火了一把。去年12月,这家公司完成了3亿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了8.3亿。其实蚁视的黑历史并不少,从在Kickstarter众筹,到第一次产品发布会,再到后来的员工离职争端,这家公司都曾陷入过口水战。目前,蚁视推出了移动端VR头显和PC端头显,此外还和联想合作推出乐檬蚁视VR眼镜。与大多数VR厂商扎堆游戏影视不同,蚁视科技的重心放在了VR+体育,未来期望成为国内体育赛事VR直播的龙头。
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VR行业的公司之一,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经纬科技,旗下主要的产品为3Glasses,这是亚洲首款沉浸式VR头盔。去年6月,3Glasses二代面世,成为目前国内VR头盔市场上清晰度最高的产品,眩晕感减轻不少,一度受到VR爱好者追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VR+旅游方面有所尝试,这家公司去年还宣布和春水堂进行深度合作,未来可能会推出VR成人内容。
灵镜VR
成立于2014年,灵镜VR的资历不算深,但话题性却挺足。自从获得乐视1000万美元投资,这家公司一度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目前灵镜推出了两款VR设备,分别是一款主打影院功能的灵镜小白和移动VR一体机灵镜小黑,其中灵镜小白的市场反馈不错。乐视对灵镜VR颇为重视,将其视为自身VR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但如今的VR硬件还处在烧钱阶段,灵镜VR恐怕还需要源源不断输血。
点评:
VR硬件投资风口已过,机器人维修,独角兽难以再现?尽管市场唱衰的声音不断,但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仍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9%,可见在VR行业发展初期,VR硬件设备方面的更新迭代依然最受投资人瞩目,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这正是VR投资有趣的的地方,虽然投资硬件的风险极高,但入局者仍然络绎不绝。
VR是一个布满坑的金矿,这是目前很多投资者对VR的态度,谨慎却不乏乐观,始终坚信VR前景是光明的。所以,在资本市场上,VR的故事还会接着讲下去。而下一个VR独角兽,也许正向我们徐徐走来。
机器人:行业火热,但融资还是难难难
除了VR,国内资本一直虎视眈眈的还有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从2016年春晚上令人惊艳的机器人舞蹈,到不久前谷歌Alp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之战,机器人旋风刮了一遍又一遍。而资本市场自然不会对这股热潮视而不见,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于是我们看到,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
新松机器人
作为国内首家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产品技术含量可圈可点,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洁净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成功出口到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如今,随着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起步,新松机器人在产品类型上渐渐偏向民用,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
均胜电子
作为一家制造业巨头,均胜电子似乎更喜欢在资本市场上抛头露面。从2009年起,这家公司就在买买买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并购了上海华德、德国普瑞,最近更是一口气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巨头KSS和TechniSatDigitalGmbh的汽车业务。目前,均胜自动化及机器人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Preh和IMA,而这两家公司都位居全球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细分领域前列。
埃斯顿
成立于2002年,埃斯顿去年如愿以偿登上了新三板,成为国内继新松机器人后又一只纯正的国产机器人概念股。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顿在机器人研发方面除减速器外购之外,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政策补贴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年以来受到资本热捧。不久前,埃斯顿参与设立先进制造产业并购基金,试借助资本力量进行大吃小,发展壮大。
狗尾巴草科技
不同于众多工业机器人企业,成立于2013年的狗尾草科技是一家情感社交机器人研发公司。其团队历时两年设计的公子小白卖萌耍宝无一不精,主要面向的用户群是年轻新生代用户,主打社交、宠物、智能物联三大功能。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宠儿,公子小白机器人不但得到明星胡海泉的投资,去年10月更是完成了千万级别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1.3亿人民币,同时也刷新了国内众筹史上最快下一轮融资记录。
点评:
当前国内号称做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了4000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措施支持,这种扩张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颇为尴尬的是,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仍停留在低端领域和价格竞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