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技术受制于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开出啥“营养餐谱”?
技术受制于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开出啥“营养餐谱”?
技术受制于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开出啥“营养餐谱”?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你好,我叫大白,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还记得电影《超能陆战队》中那个为主人问诊治疗、排解烦恼的机器人大白吗?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从荧幕中走下来,安川机器人维修,成为我们中的一分子。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并于27日公开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随着核心技术不断被攻克,市场逐步被打开,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诞生。
■解析规划有四大亮点
《规划》要求经过五年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规划》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四个方面确定了2020年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在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该规划是通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后针对产业现状及问题制定的。文件四大亮点为:着眼机器人产业全产业链;建设研发共性平台,布局下一代技术;创新性地设立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创造健康产业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姚之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姚之驹表示,《规划》比较全面而务实,针对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全产业链的整体部署,尤其是针对产业链上的瓶颈和问题,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实施举措。比如,在关键零部件领域,提出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器的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在集成应用上,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布局下一代技术研究。《规划》提出,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8万小时,服务机器人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为此,《规划》提出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健全机器人创新平台。希望通过共性研发平台这样一个创新机制打通产学研,尤其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中间的薄弱环节,真正推动产业发展。姚之驹表示。
在吸取其他产业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规划》提出设立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这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有效的第三方评测数据可帮助用户选择国产机器人产品,有利于产品市场推广;二是可降低中小企业研发、制造成本,有助于产品改进;三是权威认证报告可以作为有效的指标,帮助政府进行补贴、课题立项等决策。姚之驹认为。
此外,姚之驹表示,通过上述举措,可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于有实力的优秀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达到产业发展的目的。下一步政府还将出台《促进机器人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等政策,相关的财税、金融配套政策也在讨论中。
服务机器人进入顶层规划
万亿市场起舞在即。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推动下,机器人产业将是最有前景的产业,其中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更值得期待。
《规划》在主要任务中明确,促进服务机器人向更广领域发展。围绕助老助残、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救援救灾、能源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培育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重点发展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四种标志性产品,推进专业服务机器人实现系列化,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商品化。
本次《规划》的一大特色是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并举。敦智产业研究所研究总监谢医军从产业的角度分析指出,以往的政策是比较偏重工业机器人研发、产业化,会更多提及关键零部件等传统短板,但本次文件中服务机器人已经占了篇幅上的半壁江山,显示了国家对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前瞻性认识。
十五日,一位参展商在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上展示智能机器人。
■现状服务和工业领域机器人大显身手
一年前电影上映时,我们还在为大白的智能感到震撼。如今,类似的机器人已走出荧屏,来到人间。
近日开幕的广交会上,海尔展区就有这样一个暖男等着你。这位名叫Ubot的机器人约60厘米高、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它可以帮你开空调、定闹钟、报天气,还可以跳舞说笑,甚至查看家里有没有漏水。
不想扫地?没问题,机器人可以帮你;擦玻璃危险?OK,机器人可以搞定;迎宾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在我们身边,机器人虽然没有大白那样强大,但也在努力变得聪明与体贴。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也是遍地开花,机器人维修,几乎渗透到每个行业,覆盖各种规模企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在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率年均增长30%。工信部预计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10万台。
高增长难掩工业机器人产业软肋
2014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7万台,较上年增长78%。2015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257台,同比增长31.3%。然而,在高速成长的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主流市场边缘化三化风险却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核心部件设计技术、编程程序技术、控制技术、应用作业技术;关键部件有驱动器、伺服系统、高精度的减速器等。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从市场角度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软肋有三:一是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ABB机器人维修,国外公司占据约90%的份额。二是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了84%。三是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了90%份额。我国企业生产的大多是搬运、码垛机器人,应用也大多集中在家电、金属制造等领域。
二十一日,一个小机器人在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表演舞蹈。新华社发
■措施技术受制于人规划开出哪些营养餐谱?
中国机器人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表现主要包括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隐患显现,小、散、弱等问题存在,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需健全等。辛国斌坦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介绍,我国机器人产业在高速成长的同时,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主流市场边缘化三化风险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