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曲道奎:新松出生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
曲道奎:新松出生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
曲道奎:新松出生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从2009年开始,全球机器人行业都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中国最高几乎到了60%。我只能说我命好,谈到新松机器人正好赶上行业迅猛发展期,曲道奎如此调侃道。
命是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词。
2000年,时任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研究开发部部长的曲道奎带着三十多个人创办新松机器人。16年来,新松在政策和市场的一片高歌中迅猛发展,国产机器人第一股,市值5年翻五倍,在机器人行业市值排名中,仅次于ABB、FUNAC,位列全球第三......荣誉和关注纷至沓来,曲道奎也成了机器人行业不得不提起的人。
2016年7月,正和岛独家专访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工业机器人维修,谈到作为一个科学家进入行业的远见,谈到新松总是比市场和政策超前的产品研发策略,谈到公司市值和业绩的一路高歌,天时地利人和,曲道奎把这一切归结为六个字。
本文正文部分为曲道奎口述,经正和岛精编后发布。
2016年7月,正和岛岛亲参观新松机器人厂区,中智能讲解机器人正在讲解。
▌30几个不笨的脑袋
2000年国家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成果、团队出来创业。我们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里面真正研究机器人的核心团队。科研人员核心团队出来创业,我们算第一个。搞技术靠一两个人是不可能的,我那时候当主任,就带着30多个人出来成立了新松机器人。
我们刚成立的时候一无市场,二无产品。过去我们跟用户有一些接触,但是根本没有形成固定的客户群体;另外地无一垄、房无一间,也几乎没什么设施。当时成立的时候因为条件所迫,新松所有的加工、制造都通过外部来做,我们能做什么,30多个人,我们唯一有的就是30几个不笨的脑袋,所以那时候一直在搞研发、设计,然后通过外部的合作来做一个物理实现。
▌新松出生在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我只能说我命好
新松部分产品(来源:新松)
现在新松科技人员的比例是70%以上,以研发、创新为主。因为我们的特殊背景,新松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模式。
恰恰是这种模式跟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非常契合。过去是4.0以前的企业模式,供不应求,只要有规模、产能,不愁产品卖不出去。现在全球都产能过剩,中国也开始进行一个大的产业转型,过去叫卖方市场,现在是买方市场,买方市场要求更多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这种颠覆导致我们现在整个生产模式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过去批量、刚性的大规模生产变得柔性、多品种。
还有一个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过去像一汽,机器人维修,一个大卡车做了40年,一直支撑着企业的发展。现在,尤其是电子消费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就3~6个月,这就要求企业由过去的生产型往研发型转变,不断推出新产品,跟上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新松的产品几乎每年都要有一个大的更新换代。
新松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假如新松早十年成立肯定死掉了,因为研发、创新成本太高,产出还慢。要晚十年可能行业机会就没了,我们出生在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
片来源:新松
从成立到现在,新松一直在快速发展。2000年正好赶上中国转型升级,那时候中国机器人行业刚起步,一年几百台,到2005年的时候,可能千八百台,2009年上万台,生产曲线一直在上涨。
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所有的企业都处在低潮,几乎所有的行业全在下降,唯独机器人逆势增长。为什么?很简单,机器人这个行业跟整个产业发展,存量也好、增量也好,没有关系。机器人跟你的制造模式有关系,虽然整个总量在下滑,但制造模式在变,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以人为主,现在是通过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生产。而且恰恰是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企业制造模式的转变,所以从2009年开始,全球机器人都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中国几乎最高到了60%的增速。这一段几乎是各个行业最箫条的时候,机器人一枝独秀。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有这么远的战略眼光,你怎么就判断出来这个时候应该进入这个行业,我只能说我命好。
▌一手拿刀,一手拿药,新松现在就干这个事
新松的很多东西都超前于市场,刚开始的时候做机器人,2003、2004年,新松开始进入到物流、仓储领域,因为制造业企业不是简单地想在某个点,而是真正的想从仓储、物流、系统这三大块实现自动化。
第一、仓储
制造业企业很多成本是砸在这了,买了多少东西不知道,要东西了才发现没有。
第二、物流
过去我们都是通过人开车、推车,这种方式跟自动化连不在一块儿,它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孤岛,必须要把孤岛打通,真正形成一种连续柔性的物流过程。
第三、物理信息系统
近几年企业的需求从简单地买几台设备逐渐往购买整条线、整个系统发展。后来我们开始专门做生产线,机器人只是成套设备里面的一个单元。这两年老提工业4.0,工业4.0就是物理信息系统,物理、信息系统怎么连在一块儿,物物相连、物物相通。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又开拓了服务型机器人的版块。服务型机器人未来的市场要远远大于工业机器人,并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要爆发了,工业机器人永远不会爆发,它是一个上升曲线,这种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服务型机器人是没有的,今天是零,明天可能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新松主导产业(来源:新松)
包括职业教育和人才这个板块,我们也开始着手做了。中国现在要搞智能制造,很多人都知道企业缺技术、产品、装备,后来发现更缺的是专业人才。
中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培训什么?6000多所职业教育学院教车铣刨磨焊接,这是工业3.0以前的技能,这些机器人就能做。但针对4.0,针对智能制造,我们需要的技能完全变化了。机器人怎么来操作、维护,车间里面的大数据、智能、物流、信息......没有人懂,很多企业跟我谈,能不能建一个机器人学院,给我们培养一些专业人才。所以我们并购了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学,建立机器人教育板块,专门针对未来中国在工业4.0时代企业需求的新技能进行培训。
还有一个马上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现在去产能、去库存、产业升级,很多企业员工面临着转岗,大量低技能的劳动者要失业,这些人怎么办?新松现在两只手,右手拿着一把刀,这把刀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要颠覆原来的生产模式,左手我形容是拎着一个药箱,你不能把人都杀了,你要把那些面临失业、转型的人重新培训,使他能够重新上岗。一手拿刀,一手拿药,新松现在就是办这个事。
▌牛马还在田野里享受着蓝天白云新鲜空气,人连牛马都不如
机器人未来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几点根据。
第一、技术的发展
过去很多企业用不上机器人,因为技术、功能满足不了我的生产需求,你东西再好跟我没关系。过去机器人受技术发展的限制,不能大批量广泛应用,只能在特定岗位上使用。通过技术的发展这种现状肯定要改变。
第二、中国劳动力供给短缺,成本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