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人产业爆发十大机器人技术趋势顺势而上
机器人产业爆发十大机器人技术趋势顺势而上
机器人产业爆发十大机器人技术趋势顺势而上
:机器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科幻词语,大部分人只在电视及电影屏幕上能一睹其貌。其实,机器人早已实现工业领域应用。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本月19日在京表示,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可能在未来10年提前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基本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性调整。
同时,工信部副部长苏波11月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力争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基本满足国际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来自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机器人密度均值为51,中国仅为15。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为每一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21台,不及国际平均水平55台的一半。不过这样的数据只说明过去。
而从现在来看,中国机器人市场即将爆发,一年前的这句预言,如今正在市场上得到印证。近期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利好消息称得上是扎堆儿。先是9月底我国首条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数字化生产线在沈阳投产,年产能将达到5000台工业机器人;10月,杭州娃哈哈集团又证实,将跨界涉足特种专用机器人产业。还有业内消息说,乳业巨头蒙牛公司的生产线上正在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
与此同时,不断有企业投资或设立机器人公司,或收购国外机器人公司股份,有的企业甚至还筹建商业银行,为发展机器人项目进行融资。另外,更有国际机器人企业瞄准国内市场,纷纷攻城略地,抢占码头。毋庸置疑,市场将进入与机器人共舞的时代。有专家分析,未来机器人行业可能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引擎,而中国制造的下一个增长点也许将在这里孕育而生。
因此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产品看似遥远,更为准确的说这二者已经呼之欲出了。当然,要真正实现这一高科技进入大众生活,还需更多的技术革新。当前各个国家对机器人技术都是非常的重视,人们生活对智能化要求的提高也促进了机器人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未来机器人将在以下技术的基础上飞速发展。
机器人十大关键技术趋势:
一、人机交互技术
东芝近期举办的Cutting-EdgeIT&ElectronicsComprehensiveExhibition(CEATEC)展会上发布了一款全新人形交互机器人,而其最大特色就是可以通过手语与人交流。
据悉,得益于关节中内置的43个电动机,这个名叫AikoChihira的女性角色机器人的肢体运动相当自然流畅,这也让手语表达成为了可能。不过,机器人动作模拟技术目前还存在诸多限制,东芝计划在2020年以前推出更为全面智能的手语交互机器人,而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将语言表达、语音识别、动作控制等多个系统完美结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AikoChihira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为老人以及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服务,在陪伴他们的同时还能帮助医护人员或者其亲人进行实时监护。
二、有感情的机器人:读懂表情
许多机器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完成某些工作或特定的任务,有情感的机器人相信大家都只在电影中才会见到。来自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控制实验室的吴涓教授透露说,该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已完成了情感交互机器人的初步设计。
一般来说,当人和机器人接触的时候,由于机器缺乏可辨认的性格,因此和人没有情感的互动。吴涓表示,其实只要把人的表情、动作的特定的信号提取出来,再交给机器人,那么它就会识别人的表情,辨别别人对它的动作到底是粗暴还是友好,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可以与人的情感形成互动。
吴涓分析说,由于目前对于人的情感的科学基础研究还不够,因此目前研究出来的情感交互机器人其实和真人的情感交互还有很大的距离,它只是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表情,对于动作的识别也局限于一些固定的动作,但是未来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和机器人的情感交流将会越来越顺畅。
三、软体机器人控制技术
机器人在大部分人眼里一直都是像擎天柱一样的钢筋铁骨,不过事实并不总是这个样子的。最近,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明了一种由轻质惰性泡沫材料制成的软体机器人,为了让它像机器手臂一样可以自由弯曲,研究人员还在在泡沫材料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特殊的衣服,而这层聚合物纤维在受热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改变形状和坚硬度,作用就如同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一般。
该项目的负责人称,这种能够变形收缩的机械纤维将被广泛用于机器人领域,而他们也有计划以此为基础研制新型飞行机器人。另外,由于成本低重量轻,机械纤维机器人十分适合用于太空探索,要知道每多将一克物质送上太空,整个发射成本都会显着增加,而美国航空航天局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这类软体机器人。不仅如此,对于医疗领域来说机械纤维也是一种极好的材料,比如可以制成骨折病人的外固定支架,在提高固定效果的基础上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四、液态金属控制技术
科学家们使用镓和铟合金合成液态金属,形成一种固溶合金,在室温下就可以成为液态,表面张力为每米500毫牛顿。这意味着,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当这种合金被放在平坦桌面上时会保持一个几乎完美的圆球不变。当通过少量电流刺激后,球体表面张力会降低,金属会在桌面上伸展。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如果电荷从负转正,液态金属就会重新成为球状。更改电压大小还可以调整金属表面张力和金属块粘度,从而令其变为不同结构。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副教授迈克尔·迪基(MichaelDickey)说:只需要不到一伏特的电压就可改变金属表面张力,这种改变是相当了不起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控制液态金属的活动,从而改变天线形状、连接或断开电路等。
五、机器人生物行走技术
新一代微型生物机器人能收缩肌肉。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工程师展示了一类行走生物机器人(bio-bots),由肌肉细胞推动、电脉冲控制,研究人员能对其发号施令。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伊利诺斯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生物工程主管拉什德·巴什尔巴什尔小组用3D打印技术造出一种柔韧的水凝胶和活细胞组成的生物机器人。以前,他们也曾用跳动的小鼠心脏细胞造出一种能自己行走的生物机器人,但心脏细胞不停地收缩,工业机器人维修,让他们无法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因此要用心脏细胞来设计生物机器人是很困难的,它不能随意开关、加快或减慢速度。
新设计的生物机器人受自然的肌腱骨骼启发。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他们用3D打印水凝胶制成主骨,既能支持生物结构,又能像关节一样弯曲。再把一条肌肉锚在主骨上,就像肌腱把肌肉附着在骨骼上。生物机器人的速度由电脉冲频率来控制,频率越高,肌肉收缩越快,生物机器人也就走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