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机器人渴望强劲“大脑”与“四肢”
机器人渴望强劲“大脑”与“四肢”
机器人渴望强劲“大脑”与“四肢”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总体发展目标,即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规划》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有效强心剂。近几年,国内机器人产业尽管火热,但短视理念使我国机器人技术处于国际落后水平,一直处于做集成做外壳而没有一个强大的大脑与四肢。《规划》给我国机器人产业指明了方向,是国内所有机器人创业者与技术达人的福音!
发展前景广阔
受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近两年迎来高速发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说,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54%,两倍于全球增幅。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ABB机器人维修,增幅为19.9%。
即便如此,我国2014年的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只有36,仅为全球平均水平62的近一半,与2014年韩国478、德国292的机器人密度相去甚远。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介绍,我国服务机器人从需求上基本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帮助人们解决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社会问题;二是满足救灾、抢险、海底勘探、科学考察、国防等国家重大需求;三是满足居民教育娱乐以及智能居家等日常需求。
据李东分析,在机器人需求方面,工业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在高涨,并且产业正处于传统机器人向现代机器人的升级过程中。而从供应看,去年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生产增速远高于整体产量增速,并且机器人多是定制,很少有库存积压。总体来看,需求在不断扩大,而我国在机器人供应和生产能力方面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制造业只是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之一,医疗、国防安全、生活服务领域将催生出数万亿美元的机器人市场。宋晓刚说。
产业软肋难掩
高增长的背后却难掩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软肋。2014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7万台,较上年增长78%。2015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万台,同比增长31.3%。然而,在高速成长的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主流市场边缘化三化风险引起了行业的高度重视。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核心部件设计技术、编程程序技术、控制技术、应用作业技术;关键部件有驱动器、伺服系统、高精度的减速器等。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指出,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软肋有三:一是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据约90%份额。二是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三是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我国企业生产的大多是搬运、码垛机器人,应用也大多集中在家电、金属制造等领域。
辛国斌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新问题,一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然有所突破,但是高端产品还较缺乏,目前,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价值量约占工业机器人70%的关键部件,仍然依赖跨国公司。二是部分产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三是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患逐步显现。四是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是小、散、弱等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五是第三方检测机构虽然已经建立,但是机器人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规划》的出台有利于企业找准方向、补上短板、抢抓机遇。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肖永强表示,《规划》对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很有针对性。
提升技术创新
李东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在高端能力不足的同时,也存在低端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的隐忧。初步统计,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逾800家,子锐机器人维修,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各地还出现了4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有些园区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我们将积极引导各地区、各企业按照自身条件和优势,理性地实施差异化发展,引导政策资金和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支持尽快建立机器人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李东说。
《规划》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三五时期要实现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KUKA机器人维修,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为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规划》提出了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健全机器人创新平台等多项举措。十三五期间,针对智能制造和工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以及智慧生活、现代服务和特殊作业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重点突破制约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积极跟踪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提早布局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组建面向全行业的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载体。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委,按照《规划》确定的方针目标,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强化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导,引导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各项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研究制订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