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不能让机器人的“智商”成硬伤
不能让机器人的“智商”成硬伤
不能让机器人的“智商”成硬伤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2015年,国家制定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后,子锐机器人,我省迅速出台《中国制造2025湖北篇行动方案》,明确将机器人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
20日,在湖北机器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段正澄直言,湖北工业正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影响湖北转型的速度与高度。
中国将成机器人人口大国,未来两年保持15%增长
人口红利减退、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将让我国逐步走向机器人人口大国。机器人产业是块大蛋糕,湖北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不必太愁销。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表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24.8万台,其中中国的销量世界第一,约占全球市场的27%。2016年至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将保持15%的高速增长。
目前,全省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近万台。与德日韩等国相比,我国机器人密度还很低。宋晓刚表示,我国制造业每万名员工的工业机器人拥有量仅36台,世界平均水平为66台。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部分企业躺着吃补贴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水平大致与日韩上世纪90年代水平相当。段正澄说。
他坦言,国产机器人以三轴、四轴等简单结构为主,更灵活的多关节机器人被外企垄断。国产机器人近几年增速虽呈现50%以上的爆炸式增长,但传感器、核心齿轮、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子锐机器人维修,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
我国是机器人销售大国,并不是生产大国,外企正加速在我国布局。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机器人产业研究室主任卢月品介绍,2015年,我国机器人新增量为6.8万台,但国产机器人占比仅为30%。瑞典ABB、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等知名企业都已在国内建厂,竞争激烈。
有个现象值得警惕。宋晓刚说,不少地方政府都为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给予15%至30%不等的政府补助资金,但扶持政策和补贴,也让部分没技术、没人才、没资本的机器人生产企业躺着吃补贴,这将导致机器人产业有陷入低端过剩的风险。
越聪明的机器人越有市场
谈到未来的机器人产业,瑞士科学院博士李淼认为,机器人维修,今后,只有聪明的机器人才有市场。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调查显示,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只能满足制造业需求的5%,还有95%的应用空间尚待挖掘。
空白在哪里?李淼认为,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加工领域需要大量机器人,如智能分拣、金属打磨、手机装配拆解等。此外,人机无法高效交流,机器只能按程序进行机械动作,缺乏机器学习能力。
会上,日本机器人专家林君民认为,未来是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的天下,在日本,帮助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辅助机器人产品已经问世,但大多有价无市,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林君民建议,由于世界上80%的玩具产自中国,日本的机器人企业可与中国玩具企业合作,开发1000元以内的廉价玩具机器人,如老人陪伴机器人、幼教互动机器人等,实现国际产能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