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中国实现“机器人革命”并非易事
中国实现“机器人革命”并非易事
中国实现“机器人革命”并非易事
ZR-ROBOT子锐机器人维修网讯:富士康等在华企业把机器人推向生产线以降低人工成本。富士康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中国的工厂要实现30%的生产自动化。《世界报》就此发表文章指出,企业欲通过机器人应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这无疑是在顺应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但是实现机器人革命并非易事。
据报道,富士康负责人解释说,以前依靠人力的重复性工作,现在可以使用机器人和其它创新技术来完成。富士康常因工作条件苛刻及员工高自杀率而饱受诟病,而生产自动化便是该公司对这类指责的一种回应。不过公司否认裁员6万人的说法,表示希望在中国保留大量岗位,并对员工加以培训,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附加值更高的生产环节,以及研发、生产监控、品质管理等方面。
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富士康可谓是野心勃勃。据中国媒体报道,该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号称百万机器人计划。
《世界报》介绍,子锐机器人,承包生产三星及苹果产品的台湾企业富士康公司将一家中国分厂的员工数量由11万减至5万人,同时增加了厂内机器人数量,以组装iPhone及三星智能手机。
昆山市政府称,当地已有600家企业纷纷加入生产自动化的队伍,而包括富士康在内的35家台企去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投入了40亿元人民币。香港《南华早报》日前引用宣传部门主管的说法,称富士康公司把机器人引进生产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6月14日,福建省福清市的福耀玻璃浮法玻璃生产线上机器人在作业。中国迅速进入机器人革命引起市场关注。
大势所趋
《世界报》分析了富士康的劳动力策略调整的背景因素。一方面,中国大陆工资水平近十年来连翻三倍,纺织业等低附加值产业已经纷纷迁至东南亚及非洲等相对落后国家,而技术性更高的领域则寄希望于机器人应用。另一方面,www.zr-robot.com,中国寻求产业升级以摆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国家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无法再实现技术突破以向价值链高端晋升的情况。机器人应用便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演讲时便表示,机器人革命将改变中国,继而改变世界。他还强调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的确,从2013年开始,中国每年购买的工业机器人总数就已超过德国日本等工业大国。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至今年年底,中国的机器人数量将跃居全球第一。不过中国在生产自动化方面仍显落后。中国的制造业平均每10000名工人才有36个机器人,而在德国、日本和韩国,KUKA机器人维修,比例分别达到292、314及478个。
机器人应用还与中国的人口形势紧密相关。报纸指出,中国的劳动人口从2010年起呈下滑趋势。独生子女政策历时35年后终在2015年末废止,但是下滑趋势仍会愈演愈烈,2020年后将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扩大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助于在中期缓解中国的劳动力不足。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因此曾被业界视为中国制造业人口红利下降的标志性事件。
机器人应用并非易事
不过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势头减弱,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亦引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扩大机器人应用想必不会容易。法国人力资源研究机构ADP今年年初在十三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80%的中国工人认为自己的岗位受到机器人应用威胁,而在法国和德国,持同样想法的工人比例分别只有46%和39%。来自中国农村的民工最可能被机器人取代。以昆山为例,250万当地人口当中三分之二都是外来民工。
《世界报》文章最后指出,如何在扩大机器人应用的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如何借助机器人技术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问题想必将是中国机器人革命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