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风云再起!中国机器人团体标准落地!
风云再起!中国机器人团体标准落地!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这是从苹果等国外先进企业流传进来的经典语句,也是苹果等公司全球化强质量高价格的依据。在曾经的中国工业市场看来,离标准制定仿佛还有非常远的距离,但近些年,却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如今,机器人团体标准将至,或将对于机器人行业,又是一个发展新机遇!
1.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
中国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行业在近5年时间蓬勃发展并取得飞速进步,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事实,而中国标准目前也在随着产品输出、企业并购、媒体报道、人才交流,逐渐被世界国家了解并形成一定认识,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意义巨大!
海尔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经典的案例。以海尔互联工厂模式为基础提炼的智能制造模式就分别入选了IEC未来工厂白皮书以及IEC标准案例,海尔还被IEC授权制定首个国际AI白皮书,是中国家电企业首次在IEC/MSB主导立项,并被授权拟定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性规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冰箱保鲜国际标准立项发布,以海尔为主导的国际首个IEC冰箱保鲜标准立项,这是首个由中国家电企业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中国洗衣机在IEC国际标准领域的7个话语权,也均来自海尔。
海尔制定标准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托了奥运这个世界大舞台。2008年奥运之年,海尔中央空调把握奥运契机,成功中标包括国家体育馆-鸟巢工程在内的23个奥运场馆,成为当之无愧的奥运大赢家。紧接着在上海举行的十九届中国制冷展上,海尔中央空调推出了以奥运标;隹研发生产的奥蕴多联中央空调,这是业界首次将中央空调产品按照奥运标准进行创新,海尔中央空调实现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全方位的标准化服务,特别是差异化的渠道营销模式。
在2019年ISO/TC 184/SC5年会期间,在ISO/TC 184/SC5/WG5和ISO/TC 184/SC5/WG12两个工作组的支持下,由我国海尔集团向ISO/TC184/SC5提出的关于“大规模定制”新工作项目,引起各国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ISO/TC184/SC5年会决定针对大规模定制领域成立新研究组,王晓虎(海尔集团)作为该研究组召集人。研究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国际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创新竞争力又迈出重要一步。
借此,海尔逐渐依托海外工厂,代表中国在巴基斯坦、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输出“海尔标准”,实现中国家电业从“制造输出”向“标准输出”的突破,打造全球市场的价值共赢生态,目前其标准也逐渐被世界所认可。
2.从企标到国标再到世界
这是一个从企标逐渐走向世界的标杆性案例,目前,国家的标准体系分为国标、行标、团标、地标、企标五大类。
国标是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委发布,技术标委会进行领域划分的下发,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则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在全国范围的某一行业内统一的标准。地方标准是指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地标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制定的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是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提升统一性的规范性标准。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原先低端制造的中国产品,借着标准的国际化,逐渐使得中国制造在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有了不错的知名度。由此可见,海尔借由奥运这一平台,确实把“奥运标准”打造成了一个强势IP,由此对内进一步带动了产品规范,提升了产品质量,进而实现了从企标到国标甚至是世界标准的华丽转型,同时在市场上,借由标准输出,捆绑第三世界国家形成产品市场习惯,使得市场和国际也逐渐认可了海尔的行业质量水平,这一转变花了近10年时间,但这却是一个艰难却巨大的跨越。
3.野蛮生长到逐渐规范
幸运的是,世界机器人行业的起步相对而言稍晚,因此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并没有家电等传统行业那么巨大。在标准的落地和推进上,也没有传统工业走向世界那么困难。
中国对于机器人的标准,也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巨大转变历程。
早期国家原先完全吸纳国际标准,转化到国内进行国标的补充和完善,但受到硬件等条件的现实性制约,同时随着市场潜力的逐渐打开,需要国内本土机器人企业蓬勃发展,导致国家逐渐在机器人行业上放开了标准的硬性规定,主要以推荐性标准为主,但同时鼓励团体和行业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中国企业不孚众望,逐渐在制造水平和产销量上,都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同时一大批例如新松、埃斯顿、新时达等企业,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全球市场,转向布局全球化,这是就对于产品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前不久的一桩中国平衡车走向世界的案例,标准逐渐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2012年以来,国际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平衡车企业重点开拓的对象,但由于品牌知名度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局限性,国内厂商往往选择走低端路线,同时,在我国平衡车产业形成后,由于缺乏市场标准和监管,导致仿制品泛滥,并且由于无需支付专利费而大幅压低售价,对拥有专利权的厂商产生了较大的伤害,这也成为我国平衡车企业屡遭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原因,同时因为劣质平衡车屡屡曝出安全隐患,在美国、荷兰、德国等国家被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仅限在私人地界,平衡车沦为“玩具”极大影响了国际产品出口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