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AI的飞驰与百度的初心:为何王海峰在此时出任百度CTO?
AI的飞驰与百度的初心:为何王海峰在此时出任百度CTO?
百度任命新CTO了。
这个空缺多年的职位,随着今天上午李彦宏发出的内部信,宣布有了新的归属。原百度高级副总裁、AI 技术平台体系(AIG)和基础技术体系(TG)总负责人王海峰成为百度首席技术官(CTO)。
对于外界而言,王海峰的形象一直相对低调。大家更多知道他是AI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每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要么是伴随着百度AI的重要技术发布,要么是学术界的重大奖项。而显然百度重新唤醒CTO岗位,是有充分的战略意图与业务思考在其中的,并且显然王海峰担任CTO,包含着百度对AI技术的判断与理解。
在王海峰出任CTO背后,百度对他本人和AI技术的期望是什么?新CTO上任,可能对百度技术体系与业务体系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更宏观的问题是,AI技术在百度体系内的成长,是否可以以王海峰出任CTO来作为某个阶段的总结和开启?
这些问题,必须回到百度AI发展史,以及王海峰的百度生涯中去寻觅答案。今天我们从一封任命背后,去尝试解读一种新技术与一家技术驱动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因缘。
百度CTO为什么难做?
让我们先来回溯一下这个问题:百度的CTO为什么空缺了这么久?
显然,百度的CTO一直空缺,并不意味着百度不重视技术。在今天的中国,妇孺皆知百度是一家技术驱动的企业。从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到百度大脑等“硬核技术”,技术一直都是百度的核心红利。
然而问题恰好也就出现在这里。如果说阿里可以吃电商背后的市场红利,腾讯拥有社交和游戏背后的长线产品需求,那么对于百度来说,技术就是商业价值本身,技术就是业务,技术就是未来。
对于技术这件事的差异化定位,直接决定了百度的CTO不像其他互联网巨头,核心任务是保证全公司业务在技术层的稳定运行。百度的CTO不仅负责技术后勤部队,同时也要担负从技术到业务的创新与增长,以及长短期的技术战略布局。
可以说,百度CTO不仅是一位后勤长官,同时也是指挥官和直接冲上战场的骑士。客观来说,这样的任务很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毕竟每个人的技术专长不同,管理能力不同。
同时也要看到,百度在技术上是一家“三多”公司:技术分占的不同领域多、技术人才多、技术关联出的业务线索多。CTO需要统辖漫长的技术研发-产品业务线索;与大量不同领域的技术大牛和顶级科学家完成合作;技术统筹能力需要横跨消费业务、企业服务、新技术、产学布局等多个领域——也很难找到一个人,以及他背后的学力、业务能力和精力可以负载这些要求。
而王海峰最终出任百度CTO,背后不仅是他在工作生涯中的自证,更蕴含着百度对AI技术的认知与判断。
王海峰的自证,AI的获识
自2010年年初入职百度以来,王海峰在百度的工作历史,完全可以视作百度布局、探索和投入应用AI技术的完整历程。其中王海峰团队所作的贡献,在今天百度技术体系中的价值证明,或许可以看作他适合出任CTO的因由。
从加盟百度以来,王海峰的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10年开始负责百度在AI等前沿技术方向的基础布局;2014年转岗百度搜索业务,对搜索、信息流等业务进行智能化改造;2017年开始负责百度AIG,统筹AI技术平台。
总结整个线索,可以发现王海峰至少在三个方向上,帮助百度证明了AI的价值与地位:
AI可以孵化新业务、新产品。
加入百度以来,王海峰先后为百度创建了自然语言处理部、互联网数据研发部、推荐引擎和个性化部、多媒体部、图片搜索部、语音技术部等,飞桨(PaddlePaddle)、小度助手、自动驾驶等百度今天的“杠杆级产品”,都是基于这些技术架构孵化出的,垂直领域的AI新产品与能力更是不胜枚举。这些AI红利的激发,为百度证明了在AI这条路上开拓新市场是可实现的。
AI可以优化百度原有业务,激活新的市场竞争力。
王海峰团队的另一个主要工作线索,是用AI带来的多元能力对百度原有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从智能搜索、精准的信息流产品,到今天技术体验已经远超行业竞品的百度地图、百度输入法等,都在王海峰主导下完成了“晋级”。这些项目证明了,AI不是另起楼阁,而是可以与百度体系紧密结合、塑造产业差异化的钥匙。
推动平台化开放,让AI为百度和社会所用。
从进入百度不久之后,王海峰就开始启动NLP等技术的平台化开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支持百度所有业务并向全社会开放的AI开放平台。这项工作的发生节点,远远早于近两年互联网公司开始流行的技术中台概念。这项工作证明了AI可以是技术底座,是百度对外构筑产业服务市场与开发者生态的基石。
在百度的九年里,王海峰帮助百度确认了AI是一种可靠的通用底层技术,证明了AI可以触发新市场机遇、加持百度原有业务、平台化开放给百度体系与社会产业。这个证明过程,恰好应对了上一段中提到的百度CTO难做的问题:AI是目前可以统摄百度技术需求的通用技术。那么作为百度AI的名片,王海峰也就是担任百度CTO最具合理性的人选。
从历史中挪开视线,看向今天王海峰在百度的责任与工作,会发现CTO的任命并不出人意料,反而是一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事情。
厘清权责,顺势而为
综上所述,百度选择了AI,不是选择了一个新业务、新方向,而是选择了一个能够优化所有业务脉络、在多层次场景孵化新业务的综合技术体系。那么CTO的责任,自然也就集中于根植AI的技术创新、业务加持和平台开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王海峰出任百度CTO,对于百度现有AI体系来说并不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工作调整,而是在现有业务关系上的顺势而为。
其原因在于,作为AIG和TG的总负责人,王海峰在今天的工作事实上无限贴近于百度CTO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今天AIG主要在承担三项工作:
一、通过AI技术,为百度所有业务体系提供技术升级支持。比如地图、信息流、智能云的智能化升级。
二、完成AI新业务的滚动式研发与创新,不断提高新市场的技术优势。比如智能家居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推动。
三、面向产业智能化需求,打造社会经济体所需的AI基础设施。比如飞桨(PaddlePaddle)、百度大脑等面向产业智能市场的开放与卡位。
这些工作,在王海峰的执掌下已经初具规模。然而要更进一步发展AI通用能力,百度需要面临的问题是,AIG定位更像是弹药工厂。加快百度业务线与AI技术的融合,需要能够管理百度整体技术体系的权职身份。
而接下来一段时间中,百度最好的机遇应该是在产业智能这个汹涌打开的B端市场。然而产业智能的市场目标,也需要百度内部目标一致的技术与业务投入,保证战略高度一致性。
这两个因素,都让王海峰有必要担负起CTO的责任,也需要CTO的权力去完成进一步产业优化,从而更高效整合百度技术体系,厘清学术研究、技术研发到业务应用间的关系,让百度的AI进化在组织架构层面保持通畅。
当然,百度重新任命CTO的更宏观指向,还是在于未来。
大局、战机与纽带:新任百度CTO的未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