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0-11-09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 工业机器人 产业元年,如今已过去整整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国内 机器人 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根据数据统计,国内机器人销量从2015年的6.8万台,猛增至2017年的13.8万台,并且预计在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超过20万台。 无疑,占据全……

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元年,如今已过去整整三年时间。在这三年里,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根据数据统计,国内机器人销量从2015年的6.8万台,猛增至2017年的13.8万台,并且预计在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超过20万台。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无疑,占据全球市场约30%份额的国内市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天鹰资本开始专注在智能制造方向的投资,市场中开始融资的机器人公司和关注机器人产业的投资机构也多了起来。

纵观国内的机器人产业链,大致分为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中游本体制造商和下游集成商三部分,三部分的产业规模比例大约为0.7:1:2,并且从下游到上游产业的集中度也不断增高。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机器人集成商是机器人产业中集中度最低的部分,没有明确的数字统计,但大致公司数量会在1000家左右甚至更高,产业中各玩家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有国外品牌服务团队的脱离、机器人本体行业的延伸、电气行业、软件系统行业等等。虽然每年有数百亿的市场规模,但是行业头部公司与长尾公司的体量差距悬殊,约二百亿的市场份额掌握在如博众精工、富强等头部公司手上,其他数百家公司分食其余市场份额,这也导致了行业中绝大部分集成商的年营业额无法突破1.5-2亿元的天花板。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现金流、产能、研发能力、品牌效应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问我们对于集成商的判断最关注什么方面,我想应该在于行业knowhow和商务能力两点。

对于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目前市场中比较高频出现的国内品牌大约有几十家公司,包括新松埃夫特、众为兴这类出货量相对较大的公司,也有一众如李群自动化这类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还有一批初创期的机器人本体公司。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因为“四大家族”的机器人业务起步较早,技术积累更加成熟,品牌知名度更高,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国产机器人公司大都以价格和服务响应作为与“四大家族”竞争的武器,并且不断探索非汽车产业中能够应用机器人产品的领域。在品牌知名度较低的起步期,绑定一两家客户力争快速完善迭代产品,进而整合供应链,或者以集成商身份切入终端客户产线并使用自产机器人本体,成为了国内机器人公司大都会选择的路线。集成业务很多情况下是机器人本体公司初期“造血”的重要基础,而之后究竟是作为纯本体制造商只推出机器人标准品,还是兼具集成商身份发展业务,各家公司依然存在不同战略路线。

集中度最高的机器人零部件产业,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个产业,分别约占机器人本体市场的35%、20%、15%。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伺服电机公司起步于2000年左右,主要对标性价比更高的日系产品,目前国内市场中,国产龙头企业传承于早先华为的电气部门,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几乎被日系产品垄断,品牌包括松下、安川、三菱等。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约为总体量的20%-25%。

机器人伺服电机大都采用高精度交流伺服,伺服精度要求和响应时间要求较高。伺服电机的性能主要来源于结构设计、伺服驱动软件算法和编码器精度等。因为日系多摩川编码器在性价比方面比较突出,并且市场推广方面较成功,因此轻量化机器人公司有很多采用多摩川伺服电机的方案。

国内的控制器市场分为两类企业:只做控制器及驱动器的企业和自主开发控制器的机器人公司,另外,收购国外控制器品牌也成为了一些机器人公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或者说完善自主体系的方式。国内比较知名的只做控制器的公司包括固高、卡诺普等,自主研发控制器的机器人公司有李群、珞石等,而没有控制器自主开发能力的机器人公司,在选择国外品牌时,多数会采用成熟的Keba或贝加莱公司的产品。

出货量成规模的控制器公司大都不涉足机器人本体业务,反之,自主研发控制器的机器人品牌,往往也不会把控制器作为主要产品对外销售。控制器公司的产品里,差异性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增加了机器人本体在控制器选择上的迁移成本。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更成熟的技术积累沉淀,也使得很多不具备研发基因和规模出货体量的机器人公司没有动力选择自主开发的道路。但是另一方面,不具备自主控制器研发能力,会使得机器人本体公司更受制于控制器品牌,在成本、功能拓展、效率等很多方面会存在持续发展的问题,所以自主研发控制器,会是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本体公司开始考虑的方向。

减速器在机器人成本中占比最高,也是技术壁垒相对更高的部分。涉及到结构设计、基础科学研发、材料、装配工艺、热处理等问题,让减速器产品的护城河更难以跨越,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机器人减速器市场依然被日本两大品牌主导。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器人使用的减速器主要有RV和谐波两类,RV减速器一般使用在承重更高的关节上,长期使用的精度和承载强度优于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则在尺寸及结构简化方面更优于RV,轻量型机器人中(如协作机器人)会大量使用到谐波减速器。国产中高端机器人品牌现阶段主要使用HD和新宝两家日本公司的谐波减速器,绿的、来福等一众国产品牌已经开始挑战国外品牌的市场地位,可以说差距仍然存在,但机会大于挑战。目前大的趋势是RV对于谐波的取代,不过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中,仍然将是两者并存的市场状态。

机遇与挑战

“机器替人”、“智能工厂”、“柔性制造”这些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并不是“乏味”的制造产业在用花哨的辞藻自我包装,而是国内制造产业形态在发生变化,或者说在需要发生变化的今天,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不仅在政策层面,更是在工厂中切实需求的方向。

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