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行业在遇冷,企业想超车,到底下一步机器人行业怎么走?

行业在遇冷,企业想超车,到底下一步机器人行业怎么走?

时间:2020-10-19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2019年9月16日,由中国机电一体化 应用 协会指导,CIRS组委会和 中国机器人网 、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 智能机器人 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 机器人 高峰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以及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机器人网CE……

行业在遇冷,企业想超车,到底下一步机器人行业怎么走?


 

  2019年9月16日,由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指导,CIRS组委会和中国机器人网、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智能机器人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以及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机器人网CEO赵勇、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副秘书长王继宏主持开幕式,中国机器人行业知名学者赵杰、孙立宁、企业代表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有个机器人合伙人张阳新、复星集团董事总经理曹霄辉出席活动并作了主题报告。

 

  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168.2亿美元,中国约为87.4亿美元,随着中国市场潜力的爆发,逐渐转移成为世界机器人中心。但从整体看来,2019年因行业及宏观大环境影响,工业机器人投资开始逐渐降温,趋于理性,机器人行业首次出现遇冷情况,中国乃至全球的机器人增速相比往年已经出现大幅下滑趋势。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更加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呼声愈发高涨,机器人市场落地于行业,才能不断呈现新的生命力。

 

  中国机器人市场目前涵盖了中国全部20个行业类别、60多类主要场景。据预计,在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分布方面,预计制造业占比将达到最高,占比为53%;其次为资源业,占比为11%;排名第三的是消费品行业,占比为7%;其后分别为医疗保健、零售业,占比分别为6%、4%,但预计到2022年将占全球总量的38%以上,因此落地行业,扩大并深耕场景,无疑是机器人行业未来非常重要的爆发增长点。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率先从汽车、电子、视频包装等传统领域,逐渐向新能源、环保设备、高端装备、仓储物流等新兴领域加快转变;同时各地的机器人企业解决方案,也在从跟传统汽车及3C制造向新场景和新行业延伸,加速“机器换人”进程,2019年上半年也有愈发迅速的趋势,而如何深化场景,提升行业应用范围,无疑是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此背景下,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当前机器人行业发展痛点,提出明确方向、结合实际应用落地案例进行了深度探讨。

 

  据了解,在会议前夕,9月15日下午,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机器人分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四十多名知名企事业代表出席了该活动并由企事业代表担任协会委员,共同参与机器人行业团体标准修订,为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背书。

 

  本次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一主四分五个论坛,各论坛紧密围绕时下新技术和新趋势,力图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围绕中国产业,落地于行业,将行业与机器人更加紧密相结合,挖掘行业痛点,寻找解决方案,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主论坛会议中,中国机器人网CEO致辞提出,机器人产业链已经逐步向中高端聚集,新材料、核心零部件、主控芯片、操作系统不断突破创新,以及自主学习、协同、控制、算法等领域不断集中的趋势下,机器人产业已经开始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提质增效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提出在个性化、专业化、特色和高端机器人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发,推进品牌建设,加大应用领域的拓展和落地,同时机器人产业的标准化体系还不健全,缺乏高技术人才,市场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和机器人园区存在的同质化,以及在国际竞争中没有形成产业聚合力,机器人产业相关国家的法律、政策、法规还亟待完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多年来随着中国一步步走向强国之林,中国科学也取得长足的进步,而这其中离不开政策支持,在如今国家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深化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论证专家组组长“赵杰提出目前机器人行业所遇到的两个困境,一个是“倒闭”,另一个是“降速”,同时他提出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虚向实的转变,一个是量向质的转变,泛向专的转变,但他也预测,到2025、2030、2035年,机器人总体的特征就是形态多样化、安全本质华、类生命化,机器人行业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未来发展空间。

 

  在产业方向上,当今随着5G、AI等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产业跨界融合日益明显,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相关上下游产业结构愈发丰富,应用场景持续扩宽。“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两个方面很重要:一是要判断趋势和方向,二是分析拐点。他认为目前国产机器人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低附加值,难以支撑高投入的研发和创新,他提出机器人本来是一个高科技行业,高科技的典型特征是要有高附加值,但现在机器人特别是在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低附加值或者就是日常机械设备这样一个地位,因为这个低附加值使企业的创新研发没有支撑。

 

  随着市场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多和智能化程度提升,我国服务机器人通过市场先行,立足C端消费市场,很好的打通融入了消费应用市场,并不断突破拓展,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整体斩获约18.4亿美元,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服务商上海有个机器人张阳新认为服务机器人在选择商业场景应该把握一定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场景、一定要具备快速增长的能力、一定要人力缺口大的场景,在找到商业场景后,要找到一个痛点把它做通,做到底并且做扎实

 

  在多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聚集,新材料、核心零部件、主控芯片、操作系统不断突破创新,以及在自主学习、协同、控制、算法等领域不断集中的趋势下,中国产业已经开始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提质增效成为多个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投资界导向标的复星集团也参与了本次论坛并做了主题报告,复星集团董事总经理曹霄辉认为首先布局智能制造是因为复星认为其赛道足够长、赛场足够大,行业还处于中早期,行业的渗透率并不高,整个智能制造的覆盖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投资则可以在这个时间段的战略、运营、全球化整个维度来帮助企业。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