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

子锐站内搜索 互联网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协作机器人概述及产业链剖析

协作机器人概述及产业链剖析

时间:2017-02-24   点击: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匿名
简介:协作机器人,或称cobots。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安全的与人类进行直接交互的机器人。 现今市场给予机器人企业两大挑战:一方面,有赖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劳动力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技术熟练的工人使用成本快速增加,企业需要寻求机……
  协作机器人,或称cobots。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安全的与人类进行直接交互的机器人。
 
  现今市场给予机器人企业两大挑战:一方面,有赖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成本运营模式,劳动力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技术熟练的工人使用成本快速增加,企业需要寻求机器人工位替代方案。
 
  而另一方面,服务化以及规模化定制的产品供给,使制造商必须尽快适应更加灵活、周期更短、量产更快、更本土化的生产和设计方案。
 
  在这两大挑战下,传统工业机器人使用起来并不“解渴”,不仅仅价格昂贵、成本超预算,而且需要根据专用的安装区域和使用空间而专门重新设计;固定的工位布局,不方便移动和变化;再加上繁琐的编程示教控制,使得培训周期长,需要专人使用;并且,传统的机器人还缺少环境感知的能力,在与人一起工作的同时要求设置安全栅栏。
 
  因此,在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逐渐取代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之时,能够感知环境、与人协作的机器人也在慢慢渗入各个工业领域,与人共同工作。
 
  协作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相比所具备的优势
 
  1、安全可靠
 
  安全性,这是人机协作机器人最基本的特性。通常情况下,机器人是非常危险的,在操作中,为了保证安全,都会强调人应该与机器人保持距离。但今后的生产线由于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导入,机器人不再是拒人千里之外,而是与人一起协同工作。
 
  本体的柔顺性,需要机器人通过对环境的感知,监测到外围的碰撞和挤压,在装配时避免由于人员的意外介入而造成人员的伤害。
 
  2、简单易用
 
  协作机器人简单易用的特点使其相比较传统的机器人来说,具备更容易安装和编程的优势。以往,机器人编程是非常复杂和耗时的任务,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来完成。
 
  协作机器人的“开箱即用体验”通常为不到一小时,这其实也就是将机器人拆包、安装,以及编写第一个简单的任务程序所需的时间。用户可以将机器人调制为自由驱动模式或是手动编程模式。用户也可以在触摸屏上进行简单编程,这些都意味着可以大大节省安装、应用程序的时间。
 
  3、部署灵活
 
  大部分协作机器人因其主机很小,所占空间很小,机身能够缩小到可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尺寸,因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装。
 
  在小批量的生产或者季节性生产要求下,生产周期在不断缩减,协作机器人的轻巧性让它们很容易就能适应新任务,这使之很适合用于辅助小批量生产的柔性化制造中。
 
  4、使用成本低
 
  就传统机器人而言,机器人自身的成本仅占系统总成本的25%到30%。而剩余成本则与机器人编程、安装以及专用的屏蔽工作间相关。
 
  被称为“即插即用型机器人”的协作机器人,除了省去学习和操作成本、安装配置成本、重新设置成本外,协作机器人基本上不需要维护保养的成本投入,并且功耗负载能达到传统机器人的10%到20%,机器人本体功耗成本也比较低。
 
  实际上,协作机器人只是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类别,有它独特的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为了控制力和碰撞能力,协作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比较慢,通常只有传统机器人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了减少机器人运动时的动能,协作机器人一般重量比较轻,结构相对简单,这就造成整个机器人的刚性不足,定位精度相比传统机器人差1个数量级;低自重,低能量的要求,导致协作机器人体型都很小,负载一般在10kg以下,工作范围只与人的手臂相当,很多场合无法使用。
 
  针对协作机器人的优劣势,各国也纷纷提出发展协作机器人的研究课题,比如,由多人多机器人组成的各个团队之间如何有效互动和协作;机器人如何促进在各种环境下完成各种任务,并且将硬件和软件改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如何利用来自云、其他机器人和人的海量信息让机器人更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如何让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确保可靠运行等。
 
  此外,还有团队支持通过创新方法构建机器人学知识并将之融入教育课程,通过教育途径壮大机器人学研究队伍,探索广泛存在的协作机器人对人类未来的社会、行为和经济影响。
 
  此举旨在通过学术界、行业、非营利机构及其他组织的合作,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开发、部署和使用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以“扩展协作机器人交互”为重点的研究主题
 
  1、协作
 
  让机器人与其他各方(人或机器人)有效协作;
 
  让机器人系统实现分布式感知、行动、计划和学习;
 
  让机器人高效学习直接经验、人类、其他机器人和数字媒体提供的信息;
 
  让机器人能够与其他各方(人或机器人)进行交流、指导。
 
  2、交互
 
  让机器人能够与新用户交互,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使机器人能够与专家有效交互,包括远程交互;
 
  使机器人能够可靠地识别和预测其他人的行为和活动;
 
  研究机器人的社交智能,包括心智模式、观点获取和共同注意能力;
 
  研究人类对普适协作机器人的信任问题。
 
  3、可扩展性
 
  研究易于自定义的机器人,以在各种情况下实现各种任务;
 
  研究易于个人化的机器人,以便与各种人交流;
 
  研究可组合使用的硬件或软件,以支持普适协作机器人的开发;
 
  研究数据管理方法,用以管理机器人生成/使用过的数据,尤其是各方共享的数据;
 
  研究硬件和软件策略,降低故障频率,避免机器人突然失灵。
 
  4、实际体现
 
  研究可促进普适交互且安全的设计和材料(如柔性机器人);
 
  促进物理协作(包括端对端、协作操控以及增强人类能力);
 
  研究物理信息收集、传感模式以及协作和分布式传感技术;
 
  研究其他可选的人机通信模式(如声音、手势、视觉、动作、触觉),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5、降低准入门槛
 
  研究具有创新价值的机器人编程语言/范例;
 
  针对软件、硬件和系统开发强大易用的基础架构;
 
  通过技术开发促进物理试验台共享,尤其是可使现有测试台更具开放性的技术;
 
  开发可共享的资源,如软件和数据。
 
  6、社会影响
 
  研究普适协作机器人对社会和经济平等的影响;
 
  研究必要的经济和管理政策;
 
  研究与普适协作机器人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
 
  研究人机团队协作、整合、合作、员工操作培训等问题;
 
  开发协作机器人在教育行业的创新性用途。
 
  协作机器人产业链剖析
 
  协作机器人的产业链可划分为上游零部件,包括电机、伺服驱动、谐波减速器、电机端编码器、关节端位置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安全控制器等。零部件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尤其是在高精密传感器、减速器等方面。
 
  中游本体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有优傲机器人、Rethink robotics、ABB、FANUC、KUKA、YASKAWA、新松机器人、大族电机、TECHMAN ROBOT等,新兴的协作机器人厂商与传统机器人巨头展开竞争,国产协作机器人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
 
  下游集成应用包括焊接胶合、组装装配、抛光打磨、喷涂、点胶涂胶、搬运码垛、上下料、检测测试等,由人类负责对柔性,触觉,灵活性要求比较高的工序,机器人则利用其快速、准确的特点来负责重复性的工作。
 
  协作机器人的工作包括组装键盘,可以由机器人把键帽放置到位,人来进行卡扣的工作;组装手机/电脑,机器人负责把主要零配件、螺丝放到合适的位置,人来负责排线安装、卡扣、拧螺丝的工作。
 
  应用行业则包括汽车零部件、3C电子、金属机械、五金卫浴、食品饮料、注塑化工、医疗制药、物流仓储、科研、服务等行业。其中,汽车零部件和3C电子组装装配、金属及五金卫浴抛光打磨是协作机器人应用较多的领域,也是应用空间较大的领域;商业和服务行业应用未来会是协作机器人较大的增长点。
 
  3C电子、医疗制药、食品饮料、物流仓储等新兴行业的特点是产品种类很多、体积普遍不大、对操作人员的灵活度/柔性要求高。它们的产品一般以小批量,定制化,短周期为特征,没有太多的资金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并且对产品的ROI更为敏感。因而中小企业是目前协作机器人的主要客户。
 
  此外,在某些机器人应用的新兴行业中,即使是大企业也面临与中小企业同样的问题,3C产业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最后,借用Rethink Baxter的一句宣传语,协作机器人的目标应用场合可以概括为:协作机器人最终将变成一个过渡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所有的机器人都应该具备与人类一起安全的协同工作的特性。
 
  正如我们现在不再区分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而统称为电视,不再区分功能机和智能机而统称为手机,未来所有的机器人也将不再区分协作与非协作,而统称为机器人。
TA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电话:15889988091
  • 传真:020-82000787

Copyright ©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www.zr-robot.com     网站备案ICP:粤ICP备15095857号

留电回访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需要维修或帮助的产品型号及说明
  •  
24小时工业机器人维修热线:020-82000787(首次维修半价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