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凯旋“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作业刷新纪录
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凯旋“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作业刷新纪录
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凯旋“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作业刷新纪录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阮煜琳)历时250天、总航程近3万海里,中国大洋第49航次科学考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12日乘向阳红10船顺利返抵浙江舟山。本次考察中国自主研发的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刷新了作业纪录,机器人伺服马达维修,首次开展了印度洋微塑料污染调查等多项考察。
记者12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中国大洋49航次科学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第二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史陶比尔机器人维修,机器人示教器维修,2017年12月6日从舟山起航,航程29821海里,分5个航段执行,主要作业区域在印度洋。
本航次科学考察,中国自主研发的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AUV)刷新作业纪录。潜龙二号共进行9个潜次应用,水下工作总计257小时,总航程654千米。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玉皇与西龙井区发现新的热液异常区,在第14区块、白堤与东龙井区探测到热液异常,获取的资料为热液区构造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同时,潜龙二号此次开发两项新技能:无母船值守作业和多探测传感器模块化搭载作业。通过连续三年的深海试验和航次应用,潜龙二号已进行50个潜次的大深度安全作业,累计水下工作时间763小时,FANUC机器人培训,航程2204千米,不断刷新中国自主水下机器人大深度下潜海底的作业纪录。
据介绍,本航次以落实蛟龙探海工程为核心,取得五大成果,其中包括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硫化物勘探取得新进展;慢速扩张卡尔斯伯格脊构造演化和热液系统调查取得新认识;开展了海气通量和洋中脊深部构造等调查研究。
本航次科考还首次开展了印度洋微塑料污染调查,调查覆盖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及航线,机器人维修,为评估印度洋国际海域的微塑料污染状况提供基础资料和样品。同时,首次开展印度洋缺氧和海洋酸化情况调查,发那科机器人维修,初步表明调查海区水体处于氧化状态,对评估印度洋海洋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