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子锐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热线:020-82000787(8:30-17:30)
- 联系手机:15889988091(非工作时间)
- 座机:020-82000787
- 传真:020-32887675
- 邮箱:gz@zr-robot.com
- 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金山谷创意八街1号109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记工业机器人界“黑马”拓斯达的十年
记工业机器人界“黑马”拓斯达的十年
近期股票市场上最热闹的莫过于“贵州茅台”,上证指数仍在三千多点低位徘徊,茅台的“势如破竹”看似给了低落的股民情绪一针“强心剂”。两天前的15日,茅台股价差点冲破800元/股,市值破一万亿,这一数据相当于贵州2016年全省GDP总量的85%。然而,如果只是股民炒作,或者在仍未走出“遍地哀鸿”的股票市场上寻求点精神慰藉也就罢了,事实却告诉我们茅台的“发疯”竟然是有迹可循的,2017年茅台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0亿,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
据说,茅台酒的价值体现已经从普通的酒类消费品上升至30-60岁中年男人线下社交的高端社交工具。但无论是消费品也罢,珍藏品也罢,发那科机器人维修,希望股市还是不要在“醉生梦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转回制造业,这才是“中国梦”未来得以实现的最可靠寄托。然而,即使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推动,机器人示教盒维修,资本面仍然面临上涨乏力,低位徘徊的窘境。而被颇为看好,寄希望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领域也不甚乐观。这其中,行业龙头老大的新松股价徘徊于20元/股上下;新时达虽然机器人业务对公司的销售增长拉动可观,但利润增长乏力,股价保持在10元上下;埃斯顿三季报增速放缓,股价徘徊于10元左右。
然而,在市场低迷中,却也有一家表现颇为亮眼,虽然转板上市只有一年时间,却以数倍的股价超越了已在资本市场长期摸爬的“前辈们”。
机器人概念股的“拓斯达现象”
自2017年1月19日拓斯达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提示公告》,至今已过去整整一年。
一年来,公司股价从发行价格18.74元/股,一路上涨至7月7日110.00元/股,后转跌至目前60元左右,保持平稳震荡。
在机械行业总市值排名中,拓斯达以80亿左右的市值位列255名中第64位,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位于中上游。横向比较来看,这一市值相当于新松290亿左右的不到三分之一,高于新时达的市值60亿,逼近埃斯顿的86.7亿。
从其它数据指标来看,拓斯达7.30亿的净资产在业界并不算高。股价大幅高于净资产,从溢价交易的表现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拓斯达投资的热情,这在智能制造行业还是比较少见;从净利润来看,拓斯达以1.04亿元保持于较高的水平,同时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保持在高位。
近日,拓斯达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本报告期盈利1.30-1.45亿元,将比上年同期0.78亿上涨67.58% - 86.92%。这一数据在上一年度为24.43%。在2017年一季报中,拓斯达利润增长创造了732.03%记录,成为当季机器人概念股利润增长之首。年中半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再次大幅增长82.54%,达到0.55亿。三季报,净利润再创新高,达到0.73亿,机器人维修保养,同比增116.89%。
从主营业务来看,半年报中,公司工业机器人(包括直角坐标机器人和多关节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注塑机辅机设备、自动供料及水电气系统三大板块全部同比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成套装备业务产品同比增长117.04%。
在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描述中,拓斯达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了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与服务及成套设备归为业绩增长的主因。而外部原因则来自于国内制造业向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升级,以及营销团队和营销网络建设的逐渐成熟。
没有葵花宝典,只有漫漫十年
2017年2月9日,拓斯达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了2017年第一家从新三板转战创业板的企业,也是广东省首家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生产企业。独创的意义非常重大,敲钟当日,
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东莞市市长梁维东等政界人士,深交所副总经理金立扬等资本界代表,与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一起见证了敲钟仪式。
吴丰礼在敲钟仪式上发言,拓斯达目前以及未来的战略重心集中在机器换人的国家战略之下,构建上下游贯通的信息物联平台。这其中,机器人的产业生态链可以分为三块:控制软件、机器人本体、应用机器人,以上中下游贯通的智能制造品牌效应打造健康机器人生态圈。
是什么让一家十年前的中小自动化企业,一跃成为今日华南机器人“第一股”?
事实上,公司在每一年都有不一样的发展目标:
2007年:横空出世
这一年,是拓斯达的出生之年,公司确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品质”的企业和产品定位;同时制定出行业第一个内部标准。
2008年:技术先行
研发出新型节能三机一体,省电70%以上;行业首创直接冷却160度水温机,降温速度缩短80%。
2009年:高歌猛进
市场成交客户量突破一千家,钣金完全自制,产量创新高,同时建立二厂。
2010年:整体输出
在无锡成立分公司,机器人伺服马达维修,并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成立办事处;引入清华大学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成功并购机械手生产厂商,成为自动化系统输出全套产业链运营商,产能扩大5倍以上。
2011年:阔步前行
自主研发的三轴、五轴机械手获得市场认可;开始全方位提供维修外包服务。
2012年:布局全球
打开东南亚、欧洲,以及南美洲市场;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3年:增资扩产
投资6亿扩产,建设国内最大的自动化制造基地,并纳入东莞市重点建设项目;成立浙江分公司;组建自动化项目部;导入3D打印机项目。
2014年:成功上市
新三板挂牌上市并实现同步定增,引入第二轮风投;成立北京、武汉两大营销中心,并在全国新设20多个办事处。
2015年:布局深耕
被工信部直属机构评为“中国自动化领军企业”;与清华大学签订清大拓斯达机器人开发框架合作协议。
2016年:打造生态
战略合作签约ABB,打造机器人生态圈;本体TSR090-05上市;创业板转板过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从拓斯达十年发展历程来看,并没有“葵花宝典”,从吴丰礼50万元的创业资金,到如今近八十亿市值,也是靠每一步的稳扎稳打。仔细来看,拓斯达之所以能有目前“赢”的局面,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最初的高目标,对市场预期判断精准,FANUC机器人培训,经营决策少失误,以及全方位布局不留短板”等几个方面。
“打造世界一流品质”是拓斯达成立之初就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且从公司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来看,确实一直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机器人示教器维修,这是价值观;“对市场预期判断精准,经营决策少失误”可以从公司历年的营收及利润增长得出;而在日常经营中,公司不仅注重研发和产品的基础层,在初期技术产品研发逐渐沉淀之后开始适时扩张,并在扩张的同时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继续扩张,“做一年回本的自动化”